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百米级的高拱坝而言,建基岩体质量是影响大坝安全的重要指标。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大坝建基面开挖后可以直接利用或者需少许工程处理的良好岩体是很少的,往往大部分坝基都存在较复杂的地质缺陷,包括断层、节理密集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严重影响建基岩体的质量。 大岗山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规划的第14梯级电站,其挡水建筑物为坝高210m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其坝基开挖于2011年8月结束,从开挖揭示情况来看,大坝建基面地质条件复杂,揭示了众多的断层破碎带、辉绿岩脉及裂隙密集带等地质缺陷体。特别是右岸建基面,有β4、β8、β43等厚度大、性状差、分布广的辉绿岩脉贯穿,这些辉绿岩脉,对大坝建基面岩体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若不加以处理,将直接影响大坝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文即在查明右岸β8、β43辉绿岩脉空间分布、性状、工程特性等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探讨几种辉绿岩脉地质缺陷体的处理方法及处理后效果。得到如下结论: (1)对β8、β43辉绿岩脉Ⅴ1类岩体地质缺陷采取置换开挖、机械刻槽、清基和固结灌浆等措施处理后,建基岩体质量总体满足拱坝建基要求。 (2)坝基故结灌浆灌后声波测试成果表明,β8、β43辉绿岩脉出露部位坝基岩体声波基本满足坝基岩体验收要求。 (3)右岸坝基中的缺陷主要集中在977m~961m高程β8、β43辉绿岩脉及其下部的Ⅲ2类花岗岩体,对拱坝影响较大,对其在坝基深部采取开挖置换混凝土处理,建基面上采用机械刻槽、清基及固结灌浆等措施处理。 (4)根据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在对拱坝控制高程综合变模重新复核基础上,通过拱坝体形应力复核分析,在静、动力工况下拱坝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均与原设计基本一致。 (5)根据实际揭示的地质条件,对β8、β43辉绿岩脉出露段拱坝坝肩及槽坡进行的稳定复核分析表明,坝肩整体和拱肩槽坡基本是稳定的。处理后其所组成的潜在不稳定块体抗滑稳定性是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