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经济发展和财税政策实际情况为背景,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转轨时期财税政策的动态效应和我国动态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深层次的剖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我国财税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五个方向展开:一、绪论。介绍论文选题意义,并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税收调控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近年来的税制改革和所采取的财税政策进行回顾,最后给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二、确定我国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我国宏观税负并不大,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际宏观税负水平既低于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也低于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三、对我国税收和财政支出政策的经济效应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途径进行计量分析,认为我国的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四、根据经济理论,不同税种对宏观经济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我国的主要税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证实不同税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一致,本文认为分税种分析是有必要的。五、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进行计量检验。通过估计模型并计算得到我国税收收入的自动稳定功能的大小,以及我国财政态势。利用上述方法,估计模型并计算得到我国各个税种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大小,结论认为我国的增值税自动稳定功能最强。并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的财政态势,得出结论认为我国的财政态势不具有对称性,财政态势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是顺周期的,而在下降期是逆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