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皂苷单体的体外成骨作用实验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三七的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单体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探讨三七皂苷单体的成骨作用机理。方法将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培养于含有10%FBS(Gibco TM Invitrogen)的α-MEM培养基中,通过在各培养孔中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三七皂苷单体来研究三七皂苷单体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检测指标为:用荧光定量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比色法检测细胞成骨分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OCN含量;用茜素红染色观察并计量细胞矿化培养后的基质外矿化结节面积;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并以管家基因β-actin的表达水平为内参照,对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校准。结果1、三七皂苷单体在50mg/L浓度时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浓度增加反而效果下降,超过100mg/L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2、三七皂苷单体在50mg/L浓度时即可显著促进ALP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达到平台期后下降,1000mg/L时抑制ALP表达;3、早期三七皂苷单体上调OCN表达并无显著差异,只有1000mg/L浓度时有明显提高,三七皂苷单体上调OCN表达量随着浓度递增(5-1000mg/L)而递增;4、在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面积的比较中发现三七皂苷单体在1000 mg/L浓度诱导的矿化结节面积最大,空白组无矿化出现,三七皂苷单体在28d时诱导的矿化面积是21d时的近3倍;5、三七皂苷单体在5-1000mg/L的检测浓度范围内,各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上:(1)三七皂苷单体上调细胞ALP基因表达的浓度效应关系呈现钟形曲线,50mg/L浓度左右达到最高峰;(2)三七皂苷单体上调OCN基因表达随着浓度而显著增长;(3)三七皂苷单体上调COL1基因表达的幅度在4d随着诱导时间而增加,三七皂苷单体的浓度效应关系呈现近似钟形曲线,高峰值仍在50mg/L时达到;(4)4d时,三七皂苷单体浓度50mg/L时,Runx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组,在随着诱导时间的增长到7d时总体表达量较4d时并无显著差异,然而7天时200mg/L浓度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三七皂苷单体早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随着浓度的增加并逐渐增加;低浓度三七皂苷单体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随三七皂苷单体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细胞外基质矿化结节面积有增大趋势;三七皂苷单体在5-1000mg/L浓度范围内,三七皂苷单体上调OCN基因表达量随着浓度递增,三七皂苷单体上调COL1基因表达的幅度也随着诱导时间而增加,Runx2基因表达水平7d时总体表达量较4d时并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正>现在拥有iPad的朋友越来越多,如果需要打印存储在iPad的文档,需要从iTunes商店购买相关的应用。其实,利用Gmail账号可以免费打印这些文档,操作也也非常简单。
目的评价合用京大戟提取物对紫杉醇经大鼠不同肠段透过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体外Ussing Chamber实验和大鼠in vivo实验,选用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
大卫·休谟持中调和政治思想的内涵丰富,具有多元融合的认识特征,主张在尊重传统与习俗的基础上,追求渐进变革;反对党派林立,但强调立宪政体下党派存在的合理性;人们具有政治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Ti-3Al-4.5V-5Mo钛合金丝材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初生α相的形态逐渐由条状α和球状α的混合组织向球状组织过渡,晶粒尺寸逐
<正> 就1987年而言,召开的有关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不下八个,其中与土木工程有关的是8月份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在工程中应用学术会议;8月份在美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肝硬化腹水、无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
<正>"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我认为开展合作学习并不是完全按照固定程序展开,也不是每个学习的时间段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而应根据具体
针对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及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两个问题,设计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工作任务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分别包含了后台管理、日程管理、文件管理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从资产规模上看进入了全球前30大银行之列,资本实力也能进入全球前20强之列,盈利能力却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资本充足率并不落后。我国国有商
随着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受到各国的重视。并网变换器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关键的一环,其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