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及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造成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及资源环境的事件和现象。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和广袤的疆域面积,使我国成为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光顾的国度。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有所加深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隋唐五代时期也不例外。此前学界对隋唐五代、尤其对唐代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颇多,对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也有所涉及,然总体仍很单薄;把西南地区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对其隋唐五代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对策进行整体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当时本区自然灾害史、乃至对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史的认识,而且可为当今更好地战胜自然灾害,推进西南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隋唐五代西南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蝗灾、鼠害、风灾、瘟疫、滑坡、地震等8大类型,共计爆发58次,其中地震19次,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总次数的32.8%,水灾13次,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总次数的22.4%,旱灾7次,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总次数的12.1%;蝗灾、风灾和滑坡各5次,分别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总次数的8.6%,鼠害和瘟疫各2次,均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总次数的3.4%。隋至五代自然灾害的爆发历经了从骤增到减少的过程,即由隋代的1次到唐代的35次再到五代的22次,增加了3400%,又减少了37.1%,故西南地区自然灾害总体呈“单驼峰”式发展趋势。西南地区自然灾害具有季节性明显、爆发地域广且不平衡、继起性显著、自然灾害的爆发状况同社会经济发展呈负相关关系等特点,并因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加剧社会动荡和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等而具有严重危害性。为应对自然灾害,中央政府主要通过赈济、调粟、安辑灾民、完备救灾机制等积极措施和重视水利、积极储粮备灾、严行奖惩等消极措施保障救灾;地方官吏也积极应对,在兴修水利工程,安辑流民,维护社会稳定,报灾救灾等方面也多有贡献。政府鼓励民间自救,且措施多样,尤其僧人和在寺庙设置的“悲田养病坊”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隋唐五代时期西南地区的救灾措施及活动对当前我国进行区域经济建设、构建高效救灾反应机制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等均有积极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
期刊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期刊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患者
爱克发推出划时代的高清晰度技术HD-CTP(High-Definition Computer-to-Plate),该技术能提供极高品质的网点再现与无懈可击的印刷适性,专为现在的商业印刷、包装、标签印刷等
最近二三十年,情感史俨然已成为法国大革命史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趋向。实际上,法国大革命情感史的兴起并非偶然,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史兴起之前,它有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
期刊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评估静脉注射化疗药引起外渗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实施对化疗药物输注安全管理后,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静脉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