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供体兔高钠血症模型及新西兰白兔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观察高钠血症组受体兔与正常血钠组受体兔肾移植术后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Scr)及尿量情况,并比较两组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及移植肾组织中血管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供体兔获取前高钠血症对受体兔移植肾预后的影响,为加强临床供体器官维护,保障供肾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只,A组为高钠血症组,B组为正常血钠组。然后再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B两组各自分为两组,即供体组、受体组。A组供体予以经过高钠血症造模,B组供体对照处理。获取并修整供体组左肾,对应供受体组间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术,再切除受体右肾。术后常规环孢素抗排斥治疗,收集两组受体白兔术后第1、3、5、7天的尿素氮、血肌酐及尿量情况,并于术后第7天处死受体兔,获取移植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移植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及移植肾组织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1、尿素氮变化高钠血症组受体兔术后第1、3、5天尿素氮值分别为(22.28±3.84)mmol/L、(18.88±3.88)mmol/L、(17.10±4.06)mmol/L,正常血钠组受体兔尿素氮值分别为(19.10±2.75)mmol/L、(16.04±2.55)mmol/L、(13.10±2.01)mmol/L,两者比较,P<0.05,表明术后第1、3、5天两组尿素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钠血症组受体兔术后第7天尿素氮值为(14.55±3.26)mmol/L,正常血钠组尿素氮值为(12.61±2.71)mmol/L,两者相比较,P>0.05,表明术后第7天两组尿素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肌酐变化高钠血症组受体兔术后第1、3天血清肌酐值分别为(337.49±12.96)umol/L、(233.43±18.58)umol/L,正常血钠组受体兔血清肌酐值分别为(324.61±18.09)umol/L、(215.42±15.69)umol/L,通过比较,P<0.05,表明术后第1、3天两组血肌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钠血症组受体兔术后第5、7天血肌酐值分别为(134.07±13.20)umol/L、(126.53±9.66)umol/L,正常血钠组受体兔血肌酐值分别为(129.79±11.38)umol/L、(123.35±8.23)umol/L,两者数据无明显差别,通过比较,P>0.05,表明术后第5、7天两组血肌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尿量变化高钠血症组受体兔术后第1、3天尿量分别为(85.86±7.77)ml、(98.79±10.12)ml,正常血钠组受体兔术后尿量分别为(93.16±10.61)ml、(111.86±10.36)ml。两者数据通过比较,P<0.05,表明术后第1、3天两组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钠血症组受体兔术后第5、7天尿量分别为(150.43±11.25)ml、(157.02±11.37)ml,正常血钠组受体兔术后第5天、第7天尿量分别为(158.83±12.95)ml、(166.05±13.02)ml,两者相比较,P>0.05,表明术后第5、7天两组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移植肾脏病理检查两组移植术后第7天肾组织切片经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组肾脏都可见肾小管管腔扩张,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凝固性坏死,肾间质水肿。比较两组肾组织形态损伤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将高钠血症组及正常血钠组肾移植术后第7天肾组织进行Masson三色染色,高钠血症组部分肾小管间质发现胶原纤维蓝色染色,提示纤维化形成,正常血钠组肾小管间质未发现明显纤维化。5、移植肾α-SMA免疫组化检测高钠血症组术后第7天移植肾α-SMA阳性表达率为(12.65±3.01)%,正常血钠组术后第7天移植肾α-SMA表达率为(3.12±1.16)%,高钠血症组术后移植肾组织α-SMA表达率高于正常血钠组术后移植肾α-SMA表达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体兔获取前诱导急性高钠血症可能导致供肾急性肾损伤;供体获取前高钠血症对受体移植肾72h内肾功能恢复有所影响;高钠血症可能是诱导移植肾脏发生纤维化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