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压实黏土封场系统开裂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674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垃圾填埋场压实黏土封场系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易出现干燥开裂的问题,开展了压实黏土的膨胀与收缩、干燥开裂及开裂过程中的热-水传输试验研究,揭示了填埋场压实黏土封场系统的开裂机理。基于压实黏土封场系统开裂的动力学数学模型,仿真预测了填埋场压实黏土封场系统的开裂规律。此研究对减少或避免填埋场封场系统开裂破坏的发生及填埋场封场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压实黏土膨胀与干缩试验得出,在初始含水率为0.21和干密度为1.50、1.65g/cm3时,土体膨胀较小,且膨胀量随时间而呈“S”型变化;压实黏土的干缩变形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且径向收缩对体积收缩的影响较大;收缩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呈指数增长,随干密度增加呈线性减小。压实黏土开裂试验表明,干湿循环作用对压实黏土开裂影响显著;在遇水湿化初期,压实黏土裂缝部分愈合,但干湿循环结束后,压实黏土裂缝重新出现,且明显多于干湿循环前;初始含水率、干密度对压实黏土开裂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最佳干密度(1.65g/cm3)和最优初始含水率(0.21)条件下的压实黏土裂缝较少,四次干湿循环后开裂因子为0.06。开裂过程中热与水汽迁移模型试验表明,在温度60℃的热源持续作用16天后,土柱表面开裂明显,其开裂因子为0.09,开裂深度约为8.2cm。在加热初期,土层中温度上升速度较快,水分流失较严重,但持续时间较短;随时间延续,温度上升速度明显衰减,并伴随长期的缓慢失水过程。基于热传导方程、水汽迁移方程及力平衡方程,建立填埋场压实黏土封场系统开裂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在考虑表层温度变化及水分损失条件下,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仿真分析了填埋场压实黏土封场系统的开裂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封场系统中温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减,水分由下向上迁移,含水率逐渐减小,开始有裂缝出现且在裂缝尖端有拉应力集中现象;随时间持续,裂缝逐渐增多并向土层纵深扩展,裂缝较多的土层沉降位移较大,而裂缝较少的土体出现抬升现象;裂缝尖端的拉应力集中区域下移,且在相邻裂缝中间出现压应力区域;在裂缝附近,土体升温较快,水分损失严重。
其他文献
针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上桶形基础结构,基于弹塑性极限分析中的上限法,建立了一种竖向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极限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解验证了所提出极限分析模型的可行
本课题以某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机物在不同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转化行为,构建了多个基于臭氧氧化(03)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使处理水水质满足印染行业生产用水要
家庭医生制度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
桶形基础在风浪荷载作用下易受到弯矩荷载作用,文章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针对不同长径比以及不同土体均匀系数给出桶形基础在弯矩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通过对视觉无障碍及无障碍环境进行定义,对视觉障碍者的需求及行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无障碍环境信息传递方法进行了论述,解决了规划与设计要点的基本问题。
<正>10月18日下午17时30分,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2号主塔墩37号钻孔桩顺利完成灌注,至此2号主塔墩钻孔桩施工全部结束,为确保大桥合龙和商合杭铁路全线顺利贯通奠定了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
监控是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系统是一种具备防范能力的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防范。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监控终端类型多,网络传输方式不一,业
平喘作用。蕡蒿子油或葛缕子油主要含d-葛缕酮,有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法);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法),但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则无效,故对咳嗽中枢并无作用。抗菌作用
为了研究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制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否满足要求,通过制备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并进行室内300次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