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麦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1940—)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有着南非、英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多国的生活经历,多重的文化身份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让他的作品充满哲理意味,移居澳大利亚之后的作品也更具有个人特色。本文以《慢人》和《凶年纪事》两部作品为切入点,研究库切澳大利亚时期作品中的老人形象。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绪论阐述了库切的成就、生平、主要作品以及澳大利亚时期创作的特色,国内外目前对库切的研究内容、趋势以及选题原因。第一章介绍库切澳大利亚时期两部作品中出现的老人形象以及在老迈、残疾之后所引发的思索:第一节为身体残缺的老年人保罗·雷蒙特,分析他在身体突然陷入残疾之后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叙事风格的转变;第二节为身体衰退的老年人C先生,借他的故事论述陷入不可避免的老境之后人物的心理状态。第二章主要写老人形象在这两部作品中的生存境遇。首先表现为无可言说的孤独感,然后表现为一种被漠视的尊严缺失,最后,人物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强烈的耻辱感,笔者从性别角色和公民身份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顺承前两章的关系,写老人形象寻求新自我的方式。老人在传统认知里是不占据主体地位、话语权弱化的形象,而库切文本中的形象能够解构传统二元对立的观点,由边缘位置趋向平等位置;两位老人无儿无女,渴望成为真正的父亲,面对周围需要帮助的年轻人,能够以父亲的慈爱去接纳和宽容,将自己思想的“衣钵”传承下去;第三节写老人无论从空间还是心理上都是无根的漂泊者,在不断的漂泊之中寻求心灵的家园,在不断放逐之中建构自己新的文化身份。库切对老年人的书写,既是对自身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寻求新的生存状态,也借由老人形象表现自己对历史、国家、社会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