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喷砂压力对透明氧化锆机械强度及即刻与长期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爱尔创公司的玉瓷TT氧化结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制作烧结后12 mm x 5 mm x 1.5 mm 的长方形试件(N=36)和 8 mm x 8 mm x 2 mm 的正方形试件(N=162)。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氧化锆试件各随机分为六组,其中一组不喷砂,作为对照组(0 MPa);另外五组使用50μm粒径的氧化铝进行喷砂,喷砂压力分别为 0.1 MPa、0.2 MPa、0.3 MPa、0.4 MPa、0.5 MPa,进行以下检测:1.对长方形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强度测试,比较各组试件弯曲强度(n=6);2.各组随机抽取正方形试件,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光学轮廓仪观察表面晶相(n=2)、微观形貌(n=2)及表面粗糙度(n=3);3.各组其余正方形氧化锆试件与双固化树脂水门汀Duolink进行粘接,每组再分为两个亚组(n=10),其中一个亚组37℃温水浸泡24 h后即刻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另外一个亚组37℃温水浸泡24 h并进行5000次5℃和55℃间冷热循环老化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检验法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平设定为双侧α=0.05。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0.1 MPa组与0.2MPa组的弯曲强度未出现明显下降,但当喷砂压力继续增加至0.3 MPa、0.4 MPa和0.5 MPa时,弯曲强度明显降低(p<0.05);2.喷砂对透明氧化锆的晶相组成、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均造成了明显改变。喷砂前透明氧化锆表面未明显检测到单斜相存在,喷砂后透明氧化锆表面产生了体积比0.72%-0.81%的单斜相。透明氧化锆表面在较高的喷砂压力下出现了表面缺陷和微裂纹,表面粗糙度也随之增大(p<0.05);3.老化前最高粘接强度值出现在0.2MPa组(15.88±2.70MPa)与0.3MPa组(14.32±1.12 MPa);老化后所有喷砂组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粘接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对于玉瓷TT氧化锆,适宜的喷砂压力(0.2 MPa)可以实现可靠而稳定的树脂粘接效果,同时对氧化锆本身的机械强度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