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冠脉内超声表现以及与临床诸因素间的关系: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的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提出ICUS检查的适应证。方法 对连续400例临床待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CAG同时行ICUS检查。结果 400例中,135例[男性91例,年龄31-77(平均55.5±11.1)岁]CAG正常者,而ICUS检查示:28例正常,38例内膜增厚,69例有不同性质的斑块,其中19例面积狭窄百分比≥50%。分组分析,斑块组与非斑块组之间的冠心病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表明ICUS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较CAG敏感,提出GAG检查结果正常者,若心绞痛症状典型、年龄较大、血脂较高、吸烟及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应进一步行ICUS检查。 第二部分: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检查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应用价值的研究:目的 探讨ICUS与CAG比较在评价PTCA效果、作用、并发症及PTCA前后冠状动脉结构改变的价值。研究病变特点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球囊扩张时管壁变化及形态学特点与扩张条件等因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PTCA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 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51.5±21.3岁)完成CAG检查并拟行PTCA。术前术后均行ICUS检查并与CAG结果相比较。结果 52例患者中有2例ICUS示血管完全正常。其余50例于PTCA前后行ICUS检查。共检查68支血管,包括左前降支(LAD)30支、左回旋支(LCX)18支、右冠状动脉(RCA)20支,适当操作时均获得了高分辨率图像。
其他文献
现代新型医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追求患者的满足,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即护理人员要给所有人一个最舒适的状态。因此,使用静脉麻醉药无
目的:观察和分析个体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是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220例患者,分别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给予研究组
运用灰色理论对决策信息通常为区间灰数的决策问题进行加工和扩展,建立了区间灰数可比较的原则及范数,提出了基于灰数不确定信息的α-PROMETHEE决策的表达及运算方法,实现了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卫生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医院的健康安全管理。从现在的我国
目的:探讨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给予中医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2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中医综合护
近年来艾滋病(AIDS)诊疗技术的进步,延长了AIDS病人的生存期,HIV感染引起的其它并发症如HIV性痴呆、HIV性心肌病等也逐渐增多。HIV性心肌病是HIV感染常见的并发症,导致AIDS病人病
为了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培养优秀的全科医生。优秀的全科医生不仅需要解决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做好预防、治疗、康复,还要引领健康生
心肌肥厚增加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易损性。心肌肥厚不仅使心肌梗塞范围扩大,猝死发生率增加,而且还影响心脏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心肌肥厚者手术后低心排综合症及死亡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