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冠脉内超声表现以及与临床诸因素间的关系: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的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提出ICUS检查的适应证。方法 对连续400例临床待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CAG同时行ICUS检查。结果 400例中,135例[男性91例,年龄31-77(平均55.5±11.1)岁]CAG正常者,而ICUS检查示:28例正常,38例内膜增厚,69例有不同性质的斑块,其中19例面积狭窄百分比≥50%。分组分析,斑块组与非斑块组之间的冠心病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表明ICUS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较CAG敏感,提出GAG检查结果正常者,若心绞痛症状典型、年龄较大、血脂较高、吸烟及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应进一步行ICUS检查。 第二部分: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检查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应用价值的研究:目的 探讨ICUS与CAG比较在评价PTCA效果、作用、并发症及PTCA前后冠状动脉结构改变的价值。研究病变特点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球囊扩张时管壁变化及形态学特点与扩张条件等因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PTCA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 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51.5±21.3岁)完成CAG检查并拟行PTCA。术前术后均行ICUS检查并与CAG结果相比较。结果 52例患者中有2例ICUS示血管完全正常。其余50例于PTCA前后行ICUS检查。共检查68支血管,包括左前降支(LAD)30支、左回旋支(LCX)18支、右冠状动脉(RCA)20支,适当操作时均获得了高分辨率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