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音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汉语声调是第二语音习得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对外汉语声调的习得与教学研究以传统的偏误分析为主,指出语言迁移是外国学生声调习得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教学建议。但是,我们发现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生也能够习得汉语声调,母语为声调语言的学生,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偏误的情况不尽相同,在掌握单字调,进入双音节词后仍会出现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语言迁移并不能完全解释外国学生汉语声调中出现的各类偏误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声调感知差的泰国学生,声调发音同样存在困难,二语语音感知理论认为,语音感知先于语音产出,语音产出的错误常源于语音感知。本文以二语语音感知理论为基础,选取单字调及双字变调组中的目标字调为研究语料,以汉语初级阶段的泰国学生声调习得的研究情况为基础,从声调感知的角度提出了包含声调的感知教学法、声调的感知训练及声调的巩固三方面内容的声调教学新方案,并进行了新方案的实践反馈研究。研究发现,泰国学生的声调感知与声调产出的习得情况一致:在汉语四声中,上声的习得情况最差;双字变调组中,上声的变调与“一”的变调的习得情况较差,单字调的习得水平好于双字变调。相比于对照组学生,经过声调感知教学法及声调感知训练的实验组泰国学生,单字调及双字变调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促进了声调发音的改善。研究认为,与二语语音习得中相关感知理论的观点一致,声调感知是声调产出的前提,声调感知的正确与否往往影响声调产出,泰国学生声调习得效果欠佳的可能原因在于声调感知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声调的教学可以参照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案,从声调感知的角度入手,加强二语学习者对汉语声调的感知及区分能力,并进行阶段性的声调感知训练及声调巩固,从而改善学习者汉语声调的产出,提高汉语声调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