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旨在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且分析处于转轨经济阶段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籍由此论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转轨经济中国的产业演进,以及充分了解中国上市公司近些年的发展和演进.因此,该文以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角度,探讨有关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演进的议题,以期能够建立完整的分析框架.根据该文的分析框架,该论文首先针对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且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动因,多元化对上市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多元化对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的影响三个议题,提出了一些有别于已往文献的观点和分析.此外,该文利用panel数据从动态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多元化进行探讨,这在中国已往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尚不多见.在对上市公司多元化动因的研究里,该论文利用光大金融研究公司的股票池里面的263家上市公司1999年度到2003年度的panel数据资料,从宏观经济层面,产业经济层面,公司特性,公司治理结构等层面来探讨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经济层面,公司规模及R&D投入比例,公司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多元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对多元化多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研究里,该论文利用同样的数据资料,在前一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以公司多元化宣告的累计股价报酬率衡量短期绩效和以公司年度财务绩效衡量长期绩效.实证结果显示:公司多元化在该文的考察样本中的确是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而影响多元化前后公司财务绩效的因素主要还是一些公司本身的特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该文的研究并不一定能有力的说明多元化策略本身对公司财务绩效起了正面作用.在对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研究里,该论文利用同样的数据资料,在前二个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司多元化的自我选择模型.实证研究显示: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本身是中性的;上市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市场激励主要来自市场主体对成长性的追求.
其他文献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2014年11月10日发布联合公告,2014年11月17日开始实施沪港通政策,当天开始交易。沪港通的开通,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又迈出一大步。2016年12月5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今天,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明显呈现区域集聚的特征。产业集群模式是单个企业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竞争优势、品牌优势等极大降低了企业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加重。东部地区由于得风气之先,地理位置优越,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等原因而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了。实证研究表明存在着一系列影响人均收入的增长率的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的初始秉赋非常显著地与增长率正相关,是促进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第一章简述了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的部分实证研究,简单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阐述与界定了人力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