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纤维熔融重结晶中β相的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通过将全同聚丙烯的纤维引入到无定形的基体高抗冲聚苯乙烯中,得到iPP纤维/HIPS基体复合膜。利用带热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偏振红外光谱仪及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对iPP纤维的部分熔融及熔融过程中分子链构象、取向变化及重结晶得到的结晶形态结构。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同熔融时间下,引入温度升高,β晶含量出现先增加后有所降低的趋势;相同的纤维引入温度下,熔融时间增加,β晶含量也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即,iPP纤维的熔融诱导β晶体的形成与纤维的熔融程度有关,也就是与纤维中iPP的分子链取向度有关,分子链取向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诱导β晶成核生长。对iPP纤维熔融重结晶得到的含β晶的样品进行熔融实验进一步证明:纤维熔融诱导β晶的形成与剪切诱导β晶的形成不同,不是一个α排核诱导点状β核的过程。只要取向度合适,纤维中能形成大片连续的β相的区域。2、偏振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随着熔融时间的增加,iPP纤维中840cm-1谱带的取向因子而减小,973cm-1谱带的取向因子略有减小,而1153cm-1谱带的取向因子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表明随着熔融时间的增加,iPP纤维晶区取向程度明显下降,非晶区部分有序结构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大分子链平均取向程度降低。DSC曲线可以看出,当熔融温度为172oC时,降温过程中出现了结晶峰,当熔融温度达到181oC时,在其冷却结晶过程中会有β晶体出现。样品的结晶峰随着熔融温度的升高向低温区偏移,这是因为熔融温度较低时,纤维中仍有大量部分有序结构,使得其在较高温发生结晶;随着熔融温度的提高,分子链活动性逐渐增加,逐渐接近完全无序的熔体,使得结晶峰向低温移动。
其他文献
本文真对“书香校园”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对国内外“书香校园”建设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解读。结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书香校园”建设发展情况及对学
概括浓差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和有液接电势存在时浓差电池电动势的求法,分析了液接电势的存在对浓差电池电动势大小的影响。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的疗效特点及其对疾病证候演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痰热
目的分析含阿莫西林的两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将阿莫西林
3-羰基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应用相当广泛,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是相当重要的合成模块,可以合成甾类化合物,用来制备氧杂环丁烷衍生物,还可以转化为3-氨基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防喷器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井口防喷器组及液动节流阀、压井阀,防止钻井、修井作业中井喷的发生,在海洋钻井井控作业中,防喷器控制系统是保证平台钻井井控安全的关键系统。文
<正>6月5—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会同承担广西农房政策性保险任务的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和北部湾财产保险公司,在南宁市举办了全区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业务培训班。此次培
唐代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获得了"孤篇橫绝全唐"的美誉,奠定了其诗坛"大家"的地位。诗人借助一组富有生活特征的意象,以月为线索,在意象的描绘中抒发内心的情感,在美景
目前,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增强,各家省级卫视自觉或是不自觉地都会融入其中。旨在以浙江卫视媒体品牌建设为例,重点讨论浙江卫视
<正>所谓的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实际上就是原生于中国的水果猕猴桃。猕猴桃被中国消费者广泛食用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而奇异果在近5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水果品种和品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