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环境法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尽管如此,但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却越来越严重,甚至是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众的生活。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已经制订的法律得不到良好地实施,我国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我国对环境法律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主要是公权力机关,由于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实质上是把对环境问题有最确切体会的公众挡在了环境法的实施主体之外。公众通过环境宣传教育、向行政机关举报投诉和利用司法手段等参与环境法的实施。在法治国家,公众通过诉讼等司法途径参与环境法的实施是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而传统的诉讼模式,诉讼程序往往只能由利害关系人启动,本质上是自诉和私诉的性质。针对环境保护而言,传统诉讼模式既不能保障公众的广泛参与,又多是事后的救济,无法有效的预防环境问题。所以,环境公益总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环境公益诉讼能有效弥补传统诉讼模式对环境保护的不足之处,不仅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广度,又能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做到事前预防。要启动环境公益诉讼,必须要有适格的原告,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于其原告资格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环境公益诉讼中四种原告主体,以期重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制度。本论文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做概述,包括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类型等;第二章分析环境公益诉讼中可能作为原告的四种主体,即检察机关、政府环保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比较四种主体作为原告的优点与不足;第三章则提出重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想。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环境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释学习环境概念和宗旨,结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语言教学方法,提出课堂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用建构主
古诗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民族情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虽然语文教学界充斥着名目繁多的古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社会文化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大多体现在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带来
私征私派,一般指政府官吏违反国家政策制度,以多种名目和手段,超额征派赋税和劳役的行为。清初各地普遍存在着私征私派的现象,在地丁银、漕粮、差役、驿站等税赋领域,几乎都能看到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中国产品的重要市场。如何做出有效吸引国外潜在客户的企业外宣英译资料,成为译界所关注和研究
传统译论强调忠实,反对改写原文,但在翻译实践中改写经常出现,有时甚至是非常必须的。尤其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及各自文化系统间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改写既是文
本论文是以铃木教学法与我国儿童音乐教育——以日照市春之声音乐艺术中心为例为题。研究儿童音乐教育是国家教育部的一个热点,儿童时期是对音乐表现比较敏感的时期,也是培养对
变式练习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知识的掌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产生有效迁移。但以往的研究仅泛泛地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品油市场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成品油零售市场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带来了一定的活力,补充了国有资本在乡村、在新开发区域以及在城乡结合部布点不足等状况
近年来,中国IT、光伏等高科技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有些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与产品先进性相映照的是,很多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市场推广水平却相对落后,不懂得利用现代营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