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承的适宜性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ea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支撑内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是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地方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注重对街区内部历史遗存、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保护,而忽略对街区历史环境要素、潜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传承,同时缺乏对街区与所处环境历史文化格局关系的研究和整体保护。由此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城市建设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日渐萎缩甚至消解,“幸存”的街区也普遍已淹没于现代城市建设的汪洋大海之中,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呈现“碎片化”倾向。时至今日,如依旧是以保护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其遗产本体为目标开展规划实践,已实难发挥有效的文化传承作用。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要求与历史文化名城现实条件,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历史文化街区适宜性保护方法,已成为一项迫切命题。基于此,本文选取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为城市案例,以襄阳历史城区中仅存的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研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并结合陈老巷的现实特点,初步建立“街区关联性环境格局保护-街区整体保护-遗产及文化资源点保护”的认知、分析、研究思维框架。其次,研究基于文献查阅、实地踏勘、口述城市史调查法等方法,从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环境、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建筑三个层次,系统梳理时间累积下的历史文化资源要素信息及其格局,并作以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分析。再次,对三个空间层次下所梳理得到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做以现状生境分析,识别其存在与潜在状态。最后,研究基于不同空间层次的关键问题,统筹制定保护与传承方法,提出在宏观层面保护与凸显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周边环境的整体文化格局,在中观层面保护街区格局、激活产业空间、优化人居环境,在微观层面对街区内的建筑遗产进行分类保护、整治,并促进其公共空间化的具体策略。力求以有限的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为“发生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由内而外地带动周边环境的整体文化振兴,为重塑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文化格局与特色秩序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基于目录服务的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正在北京大学推广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目标、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及软件产品、系统结构、主要设计思想和技术特色。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薄、隔层小且平面内砂体渗透率差异大、平面内相变快,砂体窄(一般小于300m),且分布零散。随着油田的逐年开发,平均单井压裂增油效果逐年变差。因此,本
太阳能热水器作为最早利用太阳能的家用电器,经历了由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分离式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电热水器的发展阶段。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和分离式太阳能热水器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室外连接管道易老化漏水、真空集热管易爆裂、安装维修过程复杂等问题。随着太阳能及其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光伏电池售价的降低,太阳能电热水器因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扩展灵活、组装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DC/DC变换器在太阳能
介绍了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去实现一个辅助医院管理的仿真工具。通过对系统(医院)的分析,描述了仿真模型的建立和处理它的表示法,最后给出了仿真工具的实现,此工具可被运用于医
认证协议设计和实现的安全性分析是网络安全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方向的发展。在此系统地讨论了认证协议形式验证研究的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基于时序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