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作为国家文脉传承的载体,因其独特的价值一直以来广受关注,也是旅游业推介的重点。传统推介以纸媒、网页等二维平面方式为主,近年来直播、数字交互等形式也不断涌现,但应用和研究的程度还远不能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推介中运用情景体验能够促进旅游感知、激发消费决策,提升旅游推介效能。而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沉浸性与交互性,可以助力情景营造和体验生成,善加利用,当成为旅游推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作为国家文脉传承的载体,因其独特的价值一直以来广受关注,也是旅游业推介的重点。传统推介以纸媒、网页等二维平面方式为主,近年来直播、数字交互等形式也不断涌现,但应用和研究的程度还远不能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推介中运用情景体验能够促进旅游感知、激发消费决策,提升旅游推介效能。而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沉浸性与交互性,可以助力情景营造和体验生成,善加利用,当成为旅游推介的一门利器。本文首先通过旅游学及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厘清旅游需要、动机、决策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情景体验对于旅游推介的作用。针对情景体验的定义进行分析,指出从“情景营造”与“体验生成”两个方面入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感官情景与互动情景的营造,给观者以审美、娱乐、遁世和教育的多重体验。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情景体验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并提出基于情景体验的VR文化遗产旅游推介应用策略、设计原则及流程,为后续用户调研及设计实践做铺垫。在此基础上,笔者遵循客观与交往的原则并借助于旅游学中常用的观察法与调研法对焦山碑林的旅游、推介现状及目标用户进行调研,归纳出焦山碑林旅游推介的用户行为导向及体验目的,明确了目标用户的体验需求。综合情景体验、VR技术研究与焦山碑林用户调研,确定了空间再现创造场景氛围、时间穿越展示季节特色、历史回溯激发情感认同以及游戏娱乐指导交互体验的设计策略,并以此指导焦山碑林VR旅游推介系统的整体设计,研究确定了系统框架及功能、展示内容及信息架构以及用户行为流程设计。借助于Insta 360 onex进行焦山碑林全景采集,通过Unity 3d引擎进行整个体统的制作与输出,最后发布基于PC端的VR旅游推介系统。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可用性测试与用户体验效果意向测评表明了该系统在交互、认知、情感、感官体验等方面呈现较好,能够提高用户实地旅游意向。研究实现的焦山碑林VR旅游推介系统,从空间、时间、历史等多个维度改善了传统旅游推介展示不全面、体验不深入的问题,满足了用户在旅游前渴望一览全貌的需求,使传统的文化旅游景点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景点信息的传递,更使得文化景物背后的内容被深入挖掘,在旅游推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情景体验的相关研究,也是对旅游学的理论补充。
其他文献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MRF)是一种新兴的智能材料,已经应用于磁流变阀、磁流变减振器、磁流变制动器和磁流变液离合器等,其中磁流变液离合器凭借着其结构简单、时间响应快、可实现无级调节等优点,应用场景广泛。本文将磁流变液离合器用作行车发电的调速器,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恒转速输入,提高发电质量。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行车发电用磁流变液离合器,最大
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取决于零部件的可靠性,因此加强零部件可靠性的研究对于全面提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由于零部件自身材料性能和所处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可靠度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辆零部件的动态可靠性建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稳健优化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随机载荷和强度退化所引起的零部件动态可靠性问题,将载荷
涉及到生命健康问题,总是可以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人们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往往会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行为上尽可能地趋利避害。网络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生活习惯的同时,也使得人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下,网络舆论占据了社会舆论的中心。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网络舆情对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安全防护行为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新冠肺炎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
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剧城市水资源失衡和水环境劣化等重大风险。为应对城市水环境挑战,中国推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倡议,通过设立试点城市给予财政补贴,并鼓励地方政府采用PPP模式推进规划建设,以期在城市内涝和水质水体整治方面获得突破。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尚处发展期,资源投入巨大和收益机制模糊对工程进展和综合效益产生存在潜在影响。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公众参与和支持至关重要,其行为和感知可显
物流运输在露天矿企业生产中所占成本较高,车辆调度作为物流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调配车辆有限、运输任务复杂的特点,且不同载重、不同速度的多类型运输车辆综合调度的复杂性,给露天矿车辆调度的优化提出了极高难度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当前资源条件下合理规划车辆行驶路径,提升企业的物流调度能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是露天矿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露天矿生产中的多类型车辆调度问题建立优化车辆
航空发动机在飞机结构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被称为飞机的“心脏”,是飞机的动力来源,对飞机的整体性能以及可靠性都有着较大影响,尽管现代航空发动机部件由于严格的标准和实践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在正常工作环境中涡轮机叶片的故障仍是危及飞行安全的常见情况。涡轮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断裂关键件之一,长期工作在异常恶劣的条件下,受到多种复杂载荷作用,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在对涡轮叶片的故障件进行失效分析时发现其疲劳断裂
我国铝工业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铝资源的枯竭,利用拜耳法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过程中存在氧化铝收率低、高碱赤泥排放量大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了“钙化-碳化法”中低品位铝土矿处理技术,改变了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平衡固相结构,实现了中低品位铝土矿的高效、清洁利用。针对该方法处理不同地区铝土矿效果存在差异这一问题,需对含铝硅相在转型过程中的行为展开研究,本文选取铝土矿中主要含硅相伊利石为主体研究对象,揭示其钙化转
消防水炮由于其流量大、射程远、射高高、灭火能力强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防灭火场景,是重要的消防装备。如今建筑物普遍朝着高大化和密集化发展,消防安全隐患增加,为了保障居民生命和公众财产安全,对消防水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导流式消防水炮的外部射流和内部流动现象,对水炮的外流场射流特性、炮头内导流部件及炮身弯管内导流片三部分展开研究。通过射流基础理论分析、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可视化实验以
由于能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号召,三缸机因其低油耗和体积小等优势,国内许多整车厂纷纷开始三缸机的研发与使用。动力总成经悬置与车身相连,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与整车的NVH性能密切相关。且三缸机激励频率多而密集,因此合理悬置设计方案至关重要。传统的悬置设计方案仅从悬置元件本身出发,建立多自由度模型时需获取较多参数,操作繁琐且精度较低;传递路径分析可行性较高,但是操作过程中拆除动力源以达到解耦目的,效率较低。
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道路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频繁的交通事故随之而来。相关数据表明,约30%的交通事故与驾驶人注意力分散有直接关系。在上述交通事故中,由驾驶人主动参与驾驶次要任务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高达36.4%,分心驾驶对道路安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分心驾驶状态下驾驶人的外在表现特征并不会像疲劳驾驶具有共性,例如打哈欠、眼皮开合度的发生变化。相反地,驾驶人注意力分散持续时间短、受驾驶环境影响大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