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耗水区域分异及对变化环境的响应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2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一直是中国用水大户,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1.6%。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占全国粮食作物生产耗水的90%以上。中国各区域间自然资源禀赋异质性强、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均衡,导致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结构空间差异显著。以往针对粮食生产耗水应对未来变化环境相关研究忽略了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关成果和建议难以具体落实到市级以下尺度农业水资源管理。面对日益激烈的部门间用水竞争和气候变化下水短缺危机的不确定性,定量化解析市级以下尺度粮食生产耗水区域分异特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性基础。本研究选取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大陆357个地级市为空间单元,基于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核算构建了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动态识别指标体系与方法;明晰了2004-2018年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各主体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了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分异对未来气候-经济-社会变化情景的响应特征;解析了典型热点地区粮食生产耗水和虚拟水流动格局演变。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动态识别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选取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四个层面典型代表性要素,构建了基于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核算的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识别指标体系;结合历史长期形成的人地关系和地域系统稳定性,以轮廓系数法确定热点区域种类数量;通过基准年分类中心计算,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形成了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动态识别方法。(2)厘清了2004-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耗水区域分异特点及热点区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建立的热点区域动态识别指标体系和方法,综合考虑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四个层面各指标的历史演化过程与分异特征,以市级尺度为研究单元,对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进行动态识别,确定了8种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类型。结果显示,2004-2018年间,全国1/3的地级市属于粮食生产极高与高耗水型区域类型,其粮食生产耗水占全国的2/3,主要分布在东北及黄淮海平原地区,且呈逐年增加趋势。(3)阐明了未来变化环境下中国粮食生产耗水区域分异及响应特征。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情景框架,解析了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四个层面各指标在未来的时空演变,以及中国粮食生产耗水区域分异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生产耗水可能将继续增加,且在SSP5-RCP8.5情景下增幅最大,大多数地级市热点区域类型在空间上依然保持稳定;近1/5的地级市功能仍会发生转变,其中近一半的地级市在SSP2-RCP4.5和SSP5-RCP8.5情景下会由低耗水型区域转变为高耗水型或极高耗水型区域(2080s)。(4)解析了典型热点地区粮食生产耗水和多尺度虚拟水流动格局演变。以典型粮食生产高耗水型地区山东省为例,进一步分析变化环境下国际-省际-市际粮食生产耗水和虚拟水流动格局。结果显示,2004-2018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水足迹为404.4亿m3/a;在2018年为粮食虚拟水净进口地区,国际、省际、市际间粮食虚拟水流动量分别为137.7亿m3/a、311.0亿m3/a、7.6亿m3/a,其中出口至国外和省外的粮食虚拟水分别占到全省粮食生产耗水的1.6%、53.2%。未来气候-经济-社会变化下,不同情景模式粮食生产耗水变化趋势各异,SSP1-RCP2.6下到2050s粮食生产耗水减小3.0%,SSP2-RCP4.5与SSP5-RCP8.5情景下分别增加1.4%和3.5%;粮食虚拟水输出量呈增加趋势;市际间粮食虚拟水流动呈减小趋势,SSP1-RCP2.6情景下仅有0.6亿m3/a。相较于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调控,通过调整消费侧膳食结构可有效提升区域农业节水潜力。综上,本文构建了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动态识别指标体系与方法,在中国大陆市级尺度进行应用,明晰了过去和未来变化环境下粮食生产耗水热点区域各主体功能时空演变和响应特征,进一步解析了典型热点地区粮食生产耗水和虚拟水流动格局演变,并初步提出相应调控策略。研究结果以期为落实农业节水增效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
其他文献
以魔芋粉和胡萝卜泥为主要辅料,研究魔芋蔬菜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魔芋蔬菜面包的最佳配方:高筋面粉50 g、魔芋粉0.8 g、胡萝卜泥8 g、黄油8 g、白砂糖20 g、食盐0.2 g,所得的面包整体形态完整,颜色均匀,色香味俱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复杂空域中,由于视觉遮挡的存在,无人机集群难以实现全局环境已知情况下的集群防碰撞。为此,借鉴人类相互协作完成整体目标的感知共享机制,通过将局部感知信息进行融合拼接形成对整体环境的认知,采用最近力-最远力模型构建无人机编队的防碰撞策略,提出基于视觉共享的多无人机协同防碰撞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使无人机集群在部分视觉遮挡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全局的协同防碰撞,提高了防碰撞行为的智能性。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脑血流速度,观察参龟益智合剂应用于脑卒中后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后V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临床资料经齐同性检验,具有可比性。对照组62例患者进行传统的西药治疗,治疗组62例患者给以参龟益智合剂。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及脑血流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优于对照组的4
期刊
数据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对于数据的不断认识、对数据资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核心要素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及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数据、数据类型、数据资源和数据资产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相互关系,数据要素价值分配和评估对象进行了阐述,对数据资产的成本、收益、市场和风险要素以及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行业专家学者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
期刊
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旨在探究财政科技支出、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但影响作用和作用机理不尽相同。首先,经济增长水平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于财政科技支出在短期内呈现反向影响之后进行反弹而产生稳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财政科技投入短期之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不
期刊
研究在无添加鸡蛋、牛奶等动物性原料的情况下,用豆乳代替传统蛋糕的牛奶,制作纯素豆乳蛋糕.通过对纯素豆乳蛋糕的探索,设计纯素豆乳蛋糕的感官评定表,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配方,并用食品质构仪对其基础配方和最佳配方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是:豆乳120 g,细砂糖35 g,低筋面粉80 g,玉米淀粉10 g,色拉油30 g,泡打粉6 g,柠檬汁5 g.此配方制作出来的纯
期刊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需进一步提高以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其中,教育财政投入是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进行教育财政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公共产品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利用代际流动数理模型进行机理分析,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其次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
学位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支持探索多样化、符合数据要素特性的定价模式和价格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多个数据交易所,政府、企业拥有海量数据,数据交易需求巨大。但是,数据交易流通环节面临着定价瓶颈,交易双方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依据,导致数据流通困难。如何准确评估出数据资产的价值,是现阶段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研究,选择互
学位
本文以低筋面粉、英红九号茶粉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糖醇代替白砂糖,以感官评定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探索,研发一款低糖广式茶点蛋糕的研制工艺。结论:在广式戚风蛋糕基础配方中其他原料不变的条件下,低糖英红九号茶蛋糕配方中的最佳比例为鸡蛋液添加量为260%,麦芽糖醇95%,英红九号茶粉10%,烘烤时间为24分钟。此工艺下,可制出具有浓郁的英红九号茶粉特有颜色、香气、滋味和多种功效的低糖茶
期刊
本研究以抹茶粉来制作戚风蛋糕卷,利用戚风手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抹茶戚风蛋糕的最佳配方和制作工艺。抹茶戚风蛋糕卷的最佳配方为:蛋黄160 g、牛奶120 g、色拉油135 g、蛋糕粉100 g、抹茶粉8 g、泡打粉5 g、蛋清350 g、砂糖170 g、柠檬汁3 g。烘烤温度上火180℃,下火170℃,烘烤20 min左右。此工艺条件下的抹茶蛋糕,口味独特,口感绵软,富有弹性,有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