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主潮流下,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不仅发展中国家认真制定政策加以解决,发达国家也持续进行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思路。我国正处在人均1000—3000美元的发展敏感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凸显,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警戒线0.458,社会问题较为严重,该群体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稳定问题处于较高的警情波峰,而且呈加重的趋势。为此,建立我国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建立我国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应该认真借鉴、汲取国外有关经验。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研究并不断完善了包含16个指项的测评社会健康与预警指标体系;欧盟2000后采取政府行动,系统建立了监测低收入与社会排斥的三级指标体系,其中英国和希腊的三级指标更加完善与健全;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面对自己国家较为严重的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也采取国家行动,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所有这些研究和探索,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目前,建立我国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应遵循的原则也很明确。建立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情况的必然需要,是维护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现实需要,是促进解决低收入群体“三最”问题的直接要求。有关其他方面预警指标体系的探索为该指标体系的建立积累了必要经验,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为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创造了的基本条件,我国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高度关注为该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推动力。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能够而且必须马上着手建立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同时,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还应遵循客观性和精确性,全面性和重点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可检验性和自我完善性等一系列科学原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涉及的内容指项非常繁多,经分析、比较和权衡,大的方面可确定为四项指标,即经济生活、政治心态、行为状况、背景条件,并具体化为57项具体指标用以准确测定和预警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状况。该指标体系是在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设立的,是价值立场和科学方法的统一,采取主客观指标相结合,既注重物质项、又注重非物质项,重视了基础指标的地位和权重,追求细化和具体化,力争较强的操作性。并首次提出了多个指标,如“政治心态指数”、“行为状况指数”等等,是社会稳定指标体系领域的全新建构。论文最后一部分指出了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预警指标体系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凭借政府的行政资源,注意突破现有体制的限制,注意数据库及网络化建设,注意专家系统的构建,注意典型案例的创制。低收入群体稳定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站在社会问题的前沿,客观揭示该群体问题尤其是突出问题所在及轻重程度。通过对低收入群体问题进行近期及中长期预警可以促进有关风险预案的建立,对维护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