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人民参与刑事审判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参与审判制度是近代刑事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变革,其中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早已行之有年,大陆法系的德国与法国亦有参审制度。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由于女童遭性侵案判决争议衍生的白玫瑰运动、不满洪仲丘案军法审判引发的群众示威等社会事件接续发生,重挫司法公信力。“司法院”希望增进司法专业社群与一般人民的沟通对话,使司法审判与社会的距离缩短,回应司法公信力低落的问题,2011年至2016年间参考各国法制经验,构思并推动具有本土化的人民观审制。2017年在过去累积的推动经验、法案架构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纳入让人民深入实质参与、与法官在对等地位共同讨论表决的政策理念而完成全新的法案,即“人民参与刑事审判法”。本文以我国台湾地区的人民参与刑事审判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立法及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切入,梳理问题并总结经验,以期对我国大陆地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除引言、结语、参考文献、致谢外,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台湾地区人民参与刑事审判制度的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内容,首先从概念与特点对人民参与刑事审判制度进行介绍,通过比较凸显该制度是带有混合性质的新形态。该制度只适用于刑事领域,以审前准备程序作为整个制度的着力点,并首次明确起诉一本主义;其次探究该制度的历史沿革,台湾地区对于人民参与司法的探索和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司法社会化进程中的决心;最后是分析该制度具有的价值:提高司法透明度,提升人民对司法的信赖;使法律适用更能融入社会的法律感情;发挥法治教育功能,增进人民对司法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台湾地区人民参与刑事审判的制度设计。本部分内容主要从规范层面出发,涵盖参审法庭人员组成、案件适用范围、审前准备程序、选任程序、中间讨论程序、评议与表决模式、明确起诉一本主义等基本内容,同时对上述基本内容背后的设计理念进行剖析。第三部分是台湾地区人民参与刑事审判制度的实践运行状况。本部分内容从实践角度对该制度进行考察,总结其在试行模拟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效,同时梳理存在的问题。民众参与信心增强,法律用语平易化;民众对司法信赖有所提高,减少对司法的疑虑;准备程序争点整理功能凸显,庭审更加有效集中。虽有成绩却也暴露不少问题,在审前准备程序阶段空洞化和冗长化,控辩审三方权利的提早行使;准备程序的争点整理和审理计划书缺少法律拘束力;选任程序中对候选素人法官的调查问卷设计不合理;审前说明偏于抽象。第四部分是对台湾地区人民参与刑事审判制度的总体评价以及对大陆地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启示。针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陪而不审”,对比台湾地区的实践而得出其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借鉴意义:将庭前会议与人民陪审员制度契合;推进人民陪审员的遴选与激励机制;提升人民陪审员评议质效。
其他文献
学生平安保险作为学校风险分散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自问世以来,因其所保障对象的特殊性而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在目前高等教育全民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大学生平安保
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水平的发展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各方领域展示出
<正>目的 :在前期对英文版阻塞器功能评价量表(Obturator Functioning Scale, OFS)进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文版OFS在腭部缺损阻塞器修复中国患者
会议
生长在新中国的读书人,对久已远逝的科举制度自然没有什么感觉。就算有些印象,也往往不是好印象!即使恢复高考之后,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的人,说起科举制度,也是认为它害人非浅,残戕了历史上多少知识分子青春、才华和毕生的精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上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课文有两篇,一是节选自《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再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很多人都能按老师讲授的那样认为:范进和孔乙己都是旧时代
分析了移动IPv6的路由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针对虚假绑定更新消息介绍了一种基于返回路由可达过程的路由优化安全认证解决方案,使得通信节点只有在确认移动节点的家
临近空间是当前科技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块地球上空的处女地的开发利用将对未来的导航、定位、通信、对地观测等产生很大影响,对军事及和平利用都有很大的价值。就临近空间定位用浮空平台的覆盖范围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指导工程实施的临近空间导航定位系统的服务范围与浮空平台的布局、高度以及用户天线仰角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给出了提高临近空间导航定位系统性价比的途径。
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信贷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信贷政策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客观要求。本文以Z市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实践为例,分析了目前信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