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与经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败,具有鲜明实践性和现实性特征的伟大事业。这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迅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刻内涵、历史意义等理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历史纵向研究角度入手,分阶段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大众化进程,科学分析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阶段特征和主要历史事件,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提出初步建议。  本文正文共分三个部分。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第二部分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着重论述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阶段特征、实践路径和方法手段。最后一部分总结概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初步建议。
其他文献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立场和思想状况将会对未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最近几年,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行业坏消息不断:《东方早报》、《京华时报》自2017年1月1日起休刊;还有更早的,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从2014年10月27日起停
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在中华法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司法制度方面也是如此。在传承清末明初变法修律成果的基础上,早年借鉴德、日,近年仿效美国,从五权分立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相互作用下,世界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取决于政府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历史上,美国重视创新
流域管理体制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迄今为止,大多学者仅是把流域管理体制本身作为出发点,很少有将流域管理机构作为着眼点去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超越传统理论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