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我国高发的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因受年龄、饮食习惯、地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呈逐年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案,但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致使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乳糜胸、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排空功能障碍等,其中乳糜胸是食管癌手术治疗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的发生率为0.1%-4%,国内部分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0.9%~11.6%,增加病人手术风险。一旦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发生乳糜胸,则会相继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加重患者的负担,降低患者抗病的信心,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可导致患者死亡。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常规胸导管结扎对预防乳糜胸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年间收治符合研究对象的636例食管癌患者,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入选本研究对象的胸导管非结扎组241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选本研究对象的行胸导管结扎组395例,进行胸导管膈上低位结扎。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乳糜胸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扎组和非结扎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食管病变位置、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拔胸管时间、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结扎组发生乳糜胸5例,结扎组0例,结扎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结扎组。5例乳糜胸患者均术后保守治疗5天,1例乳糜液引流量较前明显减少,继续保守治疗治愈;另4例保守治疗5天后胸腔引流管引流出乳糜液的量较前无明显减少,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在T9或T10水平行开胸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常规行膈肌上低位胸导管结扎术,能够有效的降低乳糜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