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69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志,“旅游促进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因此,“发展旅游”、“推进城镇化”正在成为实践界与学术界的两大热点。由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相对滞后,中国西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尚且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承载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中,旅游产业已愈发成为整个产业链互促发展的中流砥柱;城镇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基于内部发展条件和外部发展机会的考量,着力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鉴此,探讨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联系与良性发展便十分必要。  本文以推动西南地区旅游升级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西南地区的旅游发展及城镇建设两个方面的互动情况进行辩证论述,探讨二者在互动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辨析相互影响的具体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年鉴数据分析实际案例,指出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具体现实,对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加以佐证,并得出二者互动密切且效应影响大的重要结论。  全文以“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解析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条件”——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西南地区旅游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现实问题以及未来机会;阐述了“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包括以客观调控、旅游与城镇化互动内部动力及旅游与城镇化发展外部性三个方面因素的主导机制;论述了“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拓展”—包括互动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联动、文化彰显与措施保障四大要点;文章最后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验证了西南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模式情况,解析西南地区旅游开发与发展新动向的同时,透析了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拓展,意指为西南地区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新建议。
其他文献
草地资源作为一种土地资源,约占国土面积的40%,占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这样重要的土地资源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破坏越来越严重。本文选择锡林郭勒
本文讲述了识别脆弱区域和脆弱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以提高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农户生计脆弱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及其组分
一、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已经给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赣江中下游是传统四大家鱼的产卵场,同时也是周
本文以青海省祁连县为研究对象,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1999年、2006年和2009年三期的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该区的景观格局和景观动态变化
探讨了风化松软围岩硐室的施工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参数及支护方式。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weathered soft surrounding rock chamber was discussed, and reasonab
本文以北京市房山区银狐洞景区灰岩矿矿山废弃地为试验区,进行3S(GIS、GPS、RS)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在获取研究区环境因子并对其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