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价态钨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光热疗法方面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光热治疗是指利用光热治疗剂的光致加热效应,在近红外激光的辐照下,只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以达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消除,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光热治疗技术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长波长的近红外激光光源以及在此波长有良好吸收性能的光热治疗剂。目前一些具有等离子共振的纳米材料作为光热治疗剂被应用于光热治疗,但是它们的合成方法过于繁琐,且不能做到对合成形貌的可控性。此外,在近红外吸收性能方面,它们的吸收谱带均较窄,并且都未能对近红外长波长端的热疗“第二窗口”产生高的吸收值。因此,开发对长波长近红外线具有高效吸收的光热治疗剂,使其能够对1000-1400nm范围内的近红外光产生强烈吸收特性,并且在合成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材料形貌的可控性,是光热治疗研究面临的又一重要难题。本论文采用溶剂热方法,通过改变钨前驱体的种类、有机还原剂的种类以及钨的前驱体和还原剂的摩尔比,合成出多种纳米结构的混合价态钨基纳米粒子,分析其成均分为W18O49晶相,并且形貌了涵盖纳米球、纳米线、柱状纳米刷和梭形纳米粒子等,尺寸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间可控。光学测试表明,在1000nm-1400nm波长的近红外区域(生物热疗“第二窗口”)所得样品均具有很高的吸收值。综合考虑生物光热疗法中对纳米结构和光学特性的需求,论文选定W18O49纳米球作为热疗实验的目标光热治疗剂。在采用多聚赖氨酸(PLL)对纳米球进行表面修饰后,纳米粒子带有稳定的正电荷。MTT法检测PLL修饰前后的纳米球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随后的近红外吸收性能检测实验显示,PLL修饰前后的纳米球粉体和纳米球的水分散液均在近红外区均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并且后续又进行了体外细胞摄入量实验,光热转化实验及体外肿瘤光热治疗实验。结果显示,与肿瘤细胞共同孵育24h后,肿瘤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入量约为投入量的6.06%。浓度为0.25mg/mL的纳米粒子分散液在近红外激光(1064nm,1.415W/cm2)照射10min后,温度升高约为25oC。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1064nm的近红外激光辐照下,功率密度为1.061W/cm2,辐照时间为10min时,能完全杀死辐照区域的肿瘤细胞。相似过程中,在880nm的近红外激光辐照下,功率密度为2.122W/cm2,时间为6min时,也能完全杀死肿瘤细胞。本论文开发出易于合成、形貌可控,且近红外吸收性能优异的混合价态的W18O49纳米粒子,将其应用于生物光热治疗实验,结果非常理想,并且将应用波长拓展到热疗“第二窗口”,增加了生物光热疗法的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摘要】社区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国的社区起步较晚,整个社会正处于接纳时期,发展社区学前教育有利于实现家园共育,丰富幼儿园课程形式和内容,是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同时推动着社区的建设。在我国发展社区学前教育,需要完善社区学前教育制度,增加政策的支持力度;需要建立社区学前教育意识,开放办教育;需要丰富社区学前教育形式与内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关键词】社区教育 学前教育 社区
【摘要】大学生学术创新竞赛作为实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起着推进作用。以学术创新竞赛为载体,不断探索构建大学生学术创新平台,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有机融合,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学术创新竞赛 实践教学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神经刺激是指通过外加的能量源刺激外周或者中枢神经从而诱发动作电位的神经工程技术,因其刺激特性、强度、刺激目标区域等参量的可控化,被广泛的用于调控神经系统活动方式、功
常规的同步脱硫脱氮工艺在处理含硫含氮有机废水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出水中含有大量硫化物而气味恶臭、单质硫转化率低而存在大量其他的二次污染物质等等。结果造成运行费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优化课程设置,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升级新兴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
近年来,氮、磷等营养元素过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已开发或改进了多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并可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但大都流程复杂,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本文以静置段代替传统厌氧段,研究一种新型的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OA-SBR)的脱氮除磷性能。该系统在后置缺氧的基础上省却厌氧搅拌,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本文首先比较传统的厌氧/好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