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区专业救助力量布署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37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水域,也是目前世界上船舶活动最频繁的水域之一,海上运输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海海区沿线港口水路货运量持续增长,加之渔业养殖业、海洋工程开发、滨海旅游等涉海活动日益加大,港口及海域的船舶交通密度进一步加大,海上事故险情逐年增多,海上应急救助任务也随之越来越繁重。为此,全力以赴做好南海海区应急救助工作则成为履行政府职责和国际义务的大事、要事。  南海救助局作为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布署在南海海区的专业救助队伍,主要承担对南海海区的各类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人命和财产救助、沉船打捞、清除溢油污染、海上消防等多项使命。当前,南海救助局在南海海区布署救助船舶、救助航空器、救助基地、飞行基地和救助值班待命点等海上专业救助力量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布署方面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仍有更好发挥专业救助力量作用的空间和优势。为此,需要开展南海海区专业救助力量布署的研究,试图更加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地布署海上专业救助力量,以适应南海海区复杂的海上交通安全形势。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海上救助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南海海区的专业救助力量布署及事故险情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布署的因素,旨在发现南海海区专业救助力量布署相对不足之处,应急救助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应急救助效率可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根据南海海区现有专业救助力量的布署现状,并统计分析2008-2017年南海海区的事故险情分布规律和特点,分析当前南海海区存在突发事故险情多、应急需求大与值班救助待命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现有专业救助力量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布署;  (2)通过建立基于救助时间满意度的最大覆盖模型来合理、科学地布署南海海区救助值班待命点,优化救助值班待命点的选择与布署,突出重点,把专业救助力量布署在重点海域、通航密集区、事故险情多发区,不断缩短专业救助力量抵达时间;  (3)针对南海海区可参与救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救助船舶模糊相似优先比模型来选择最合适的救助船舶参与救助行动,优选专业救助力量,以达到节约救助资源,提高救助效率的目的。  通过对南海海区专业救助力量布署的优化以及对专业救助力量的优选,有效地解决南海海区专业救助力量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南海海区专业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南海海区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减少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履行政府的职责和国际义务。
其他文献
在我国,虽然航空动力研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大飞机动力研发方面还是非常薄弱。航空动力研发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试验中需要测量的参数众多,压力是其中的一个参数。
本文研究了视频序列图像中实现人脸检测的有关算法。人脸检测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机交互研究中一个很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而且在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视觉监控、基于内容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微机应用和自动控制理论的进展,电机在其实际应用中,已由过去简单的起停控制、提供动力为目的的应用,上升到对其速度、位置、转矩等的精确控制,使被驱动的机械运动符合预想的要求。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住宅自动化方面使用大量的控制电机,几乎都采用电力电子器件进行微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电机控制”“电气传动”已发展到“运动控制”新阶段。 本课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