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局限于单纯的应试教育中,学校以为追求升学率,这使得高中数学学困生人数增加,许多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下滑非常厉害,教师如何面对这些学生所处的学习困境,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界定,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并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类型做了概括,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有:认知过程慢,情感体验少,意志品质薄弱。学困生主要分为四类:动力不足型,心态不稳型,方法不当型,外部因素型。为了更加细致地了解数学学困生,笔者通过对30名一线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在班级中选取有典型代表的五名学生进行一个学习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跟踪,结合相关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从中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面临的困境与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在对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影响学困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非智力因素中,学生被动学习下的学习效率很低,意志品质强的学困生效率低,主要问题在于对错题分析不到位。二,智力因素不能显现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三,外显因素中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果不得当会影响其效率。四,家庭的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不可忽略。另外,三个年级的学困生在出现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个案的研究,笔者选取文科班级五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跟踪,主要对五位学生在阶段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中的表现和实际得分进行统计,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与五位同学交流,在每次考试后都会要求有二次订正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学习上的困境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期间,笔者总结出学困生所对应的不同类型及转化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转化的重心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