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ET ATRP法接枝聚合物改性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用水热法制备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用后接枝法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对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再以2-溴异丁酰溴(BiB)为改性剂对其改性得到溴改性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采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在溴改性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表面接枝pH-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最后将此复合材料用于药物的控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几个部分:(1)采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复合模板,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经测试证明,水热法制备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100 nm,壳层厚度为2-5 nm,层间距为2-3 nm。(2)我们用有机改性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2-溴异丁酰溴(BiB)依次对所制备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进行改性,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因表面富含羟基而物理吸附了一些水,且改性后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会出现更大的热失重,这主要是由于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改性后,改性剂中有机基团的存在。在FT-IR中也出现了有机改性剂中特征基团的新峰(1380、1280 cm-1)。这都说明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被成功改性了。(3)用ARGET ATRP法在溴改性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表面接枝pH-敏感的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此方法是以溴改性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为引发剂,以FeCl3·6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做配体、抗坏血酸做还原剂、N,N-二甲基甲酰胺做溶剂。调节单体的量,得到的产物分别命名为SM1, SM2和SM3。经过HRTEM、FESEM、FT-IR等测试证明接枝成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单体的量,HRTEM结果显示,随着单体量的增加,接枝后最外层厚度一样,层间距逐渐变小。(4)将接枝前后的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用于卡托普利的控释。实验结果显示,与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相比,接枝后的载药量明显提高。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载药量为26.0%,SM3的载药量43.0%,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包封率为30.0%,SM3的包封率为50.0%。卡托普利在不同pH(4.0,6.0和7.4)条件下释放时,在pH 4.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卡托普利从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中释放量为20.0%,在pH 6.0时,卡托普利释放量为14.0%,在pH 7.4时,卡托普利释放量为12.8%。这些数据表明在这三个pH磷酸缓冲溶液下,卡托普利的释放量都不大,而且不同pH下释放量差距小,说明不同pH磷酸缓冲溶液对卡托普利的释放量影响不重要。但是,卡托普利在SM3中的释放量为,在pH 4.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释放量为70.0%,在pH 6.0时,卡托普利释放量为38.0%,在pH 7.4时,卡托普利释放量为31.5%。从以上结果看出,在pH为4.0的溶液中,SM3中卡托普利的释放量明显比pH为6.0和7.4大。实验结果证明,卡托普利的释放量取决于溶液的pH。这种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此复合材料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
其他文献
自碳纳米管在1991年发现以来,管状和纤维状的导电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与应用在科研领域备受关注。聚吡咯(PPy)的高能量储存能力、良好的导电性、低消耗、空气中的稳定能力及其在很多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使其在导电聚合物中脱颖而出。管状PPy已广泛应用在传感器、电子器件以及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其管状结构不仅为电子流通提供了一定的通道,使电子流动阻力大大减少,比传统颗粒状PPy更适合于电子的转移,而且较大的
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成的金属.氧簇类化合物。由于多金属氧酸盐具有确定的结构,多样化的组成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催化、生物、医药、分析化
磁性复合物最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而备受关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磁记录、微波吸收、靶药载体、核磁共振成像、催化剂和电化学领域。本文主要研究Fe3O4/PANI磁性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超声辅助降解甲基橙。首先,以FeCl3·6H2O为原料,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高温溶剂热法合成Fe3O4纳米颗粒。其次,利用原位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四氧化三铁/聚苯胺(Fe3O4/PANI)复合微球。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
本论文以大气中的重要物种FNO和FNO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量子化学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成键特征及相关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