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中国舞台上的外国作品改编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p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剧坛,外国作品的改编演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戏剧现象。这些演出不时在沉寂的当代舞台上冒出亮点,并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代中国舞台上的外国作品改编已不仅仅是一个戏剧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还涉及到东西文化融汇与交流的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对外国作品改编演出的研究尚显得零星和缺乏整理。本文试从外国作品改编演出的理论基础与分类、其文化内涵及其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艺术与文化现象。  在导论部分,本文对外国作品改编现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目前学术界对外国作品改编研究的文章分为四类:第一类只是部分涉及到外国作品改编现象;第二类仅仅研究单个外国作品改编现象;第三类对外国作品改编研究得不够系统深入;第四类专门研究外国作品改编现象,但为数极少。  第一章分别从外国作品改编的理论基础及分类两个方面来阐述外国作品改编。在“外国作品改编的理论基础”一节中,笔者主要从作品改编的主客观原因、改编与创新的关系、改编的意义几方面来阐述。在“对90年代以来的外国作品改编演出的分类”一节中,笔者根据外国作品的舞台表现形式,归纳出90年代以来中国舞台上外国作品改编的四种类型:将原著完全中国化;将原著的寓义加以引申;将相关作品相拼贴;将作品结构打破进行再创造。  第二章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外国作品改编进行研究。戏剧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它在自己的运作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特征。对于外国作品改编,需要在外来文本与本土语境、传统承传与时代创新、时代语境与个人审美等等诸种矛盾性因素之间建立一个全面了望与灵活应对的视角,然后从这个视角来考察对外国作品改编的问题。通过对外国作品改编的文化内涵的考察,阐述外国作品改编所体现的三个文化层次:第一层次的改编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第二层次的改编体现出本民族文化与异民族文化相抗衡与融合的特点;第三层次的改编则体现出人类思维与认知共性的特征。  第三章主要论述外国作品改编的成就与不足。笔者既肯定了外国作品改编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提升及其所具的启蒙意义,同时又论证了外国作品改编形式上的缺陷与不足。
其他文献
潜意识理论自十九世纪末伴随资本主义垄断加剧,对外扩张等政治风云及社会文化领域的多元碰撞和流变状况而产生以来,已成为不可辩驳和必要的事实,且其影响力是巨大的,给西方现代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主题立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剧作家对生活、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评价,主题立意来自生活,并蕴含在形象之中。剧作家对生活进行长期地观察和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对素材加以选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