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风险警示义务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们实际生活中发生越来越多的产品侵权事件,而其中由于产品风险警示缺陷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损害的侵权诉讼占据产品侵权诉讼中很大比例,但企业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制造和设计缺陷上,对警示缺陷研究不足。我国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虽未对产品责任中的风险警示义务作出十分详细规定,但对产品责任设立了专章规定,将产品侵权责任提高到一个新的重视高度,并明确了产品风险警示义务,使制造者和销售者竭尽注意义务,防止产品使用中危险的发生。   本文从警示的必要性、警示范围与对象、警示信息合理性及违反警示义务的法律责任方面作出探讨。   第一章:明确警示义务的范围与对象。从必须警示和无需警示的风险类型正反方面划定范围,指出即使必须警示的风险也要区分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无需警示的风险则要把握其每种风险的要件,避免任意缩小警示义务。对象则通常指产品最终使用人,若存在“中间人”时警示对象为介入生产者与使用者的第三方,中间人规则也需要有度的把握。   第二章:指出正确履行警示义务的方式,即关于警示信息合理性分析。具体包括警示信息之本体、程度、位置和发出时间。在学者提出程度应达到“充分性”的基础上,指出“过犹不及”,警示信息不能过于庞杂和过于强烈。在警示信息的发出时间上,吸取国外跟踪警示规则经验,肯定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的售后警示制度并提出完善建议。   第三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违反风险警示义务之法律责任归责原则应主要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观点。在对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中着重论述因果关系的成立及否定条件。责任主体则主要是产品生产者,但生产者在一定情况下警示义务可以得到免除。
其他文献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责任政府的关键举措。作为立足于实践的制度创新,其目的在于使行政职权得到有效监督,实现公民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和谐共存,也体现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对于保护公民私人财产,防止国家滥用征收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公共利益的定义规定不仅不明确,而且认定程序上也存在不公平的作法;通过深入分析公共利益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提出公共利益的四个特征。在公共利益的认定中应当严格区分其与私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不同,才能保证准确的界定公共利益。城市土地与房屋的征收征用制度一直以来适用我国旧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当前我国法律又缺少统
恢复性司法是不同于传统刑事司法体系的一种预防犯罪的非正式社会控制手段。被害人—犯罪人调解程序是恢复性司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学者将其译为“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
自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程从教学理念、内容到课程实施都有较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用积
期刊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但因为其单调、乏味,又苦且累,使学生往往对其望而生畏,产生害怕的感觉。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耐久跑不感兴趣,不愿意花全力去跑
期刊
在各类突发事件频频成为关注焦点的今天,事件中紧急权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在特定条件下呈现的特殊性,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以及相关权利保障的。在突发事件中,紧急权为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从最初的应运而生到经过合理改良,是对宪政理念的进一步阐述,其内涵在突发事件的限定中也得以彰显。经过对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的有关实例的经验教训,对突发事件中紧急权力的运行和保障有了更为具体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