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共同构成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到2015年年末,河南省新农合的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参合人数达8285.06万人,参合率达99.12%。新农合基金是为实现新农合制度目标服务的、根据新农合制度的相关政策筹集起来的资金。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统筹管理和补偿是新农合制度执行中的重要内容,是新农合顺利实施、平稳运行的根本保证。分析评价河南省不同地区新农合基金运行效率的差异,找出产生低效率的原因,能够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本文对河南省新农合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筹资、统筹管理和补偿三个方面的介绍,分析了河南省新农合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基金和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确定运用前沿分析方法的非参数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规模报酬可变模型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以输出为导向,选取河南省24个样本县2013年到2015年的新农合基金数据进行效率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新农合基金运行效率的建设性意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首先,河南省的新农合基金运行效率良好。每年的技术效率平均值均在75%以上并逐年递增。北部的新农合基金运行效率总体上要优于中部和南部,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增长最快,南部地区的效率虽然在三年间有所改善,但是仍不及北部地区。其次,河南省南部地区的低技术效率主要归因于偏低的纯技术效率,即在等量投入的情况下产出相对不理想,使筹集的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规模报酬整体处于递减的状态,说明规模过大。反观中部地区的规模报酬整体是递增的状态,暗示了这些样本县应增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规模。再次,河南省2013年到2015年无效地区的规模报酬变化递增数量逐年减少,规模报酬变化递减数量逐年增加,由整体递增变为整体递减,表明河南省新农合基金规模一直在增加,但基金运行缺乏一个相对有效的模式,需要加以改善,达到规模最优。最后,投入金额的多少与技术效率的高低并不成正比关系,如中部地区新密市(DMU11)基金投入金额最多,但是它在2013年的技术效率0.581,2014年为0.766,2015年为0.856,虽逐年上升,但得分不是最高。而滑县(DMU5)的投入金额在样本县中处于中低层次,却能够实现基金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