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性视角下农民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嵌入性理论,基于农民合作社与农村的关系可以将农民合作社分为脱嵌式合作社与嵌入式合作社。在考察农村社会结构、社会资本对两种农民合作社不同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将分别分析脱嵌式合作社与嵌入式合作社的发展逻辑和运行机制,总结两者的具有的不同特征,及其对农村阶层结构和基层社会治理产生的不同影响。农地规模经营类合作社是依靠对规模农地的直接生产经营发展的。它的运行机制是对地方政府的利用、对农村精英的吸纳,以及对普通农户的排斥,这是一种脱嵌于农村社区的发展类型,作为一种外来资本,它缺乏利用农村社会信任和社会结构等资源的天然优势。而在通过对普通农户排斥和对农村精英吸纳以及地方政府的利用,它将发展重心置于村庄社区之外,事实上它是嵌入于村庄之外的社会的,主要利用村庄之外的行政力量和村庄上层的精英力量进行发展,其生产发展不具备在村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的去社区化。脱嵌式合作社在农村中会遭遇到很多困境,也给农村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追求自身利润的经济理性推动下,对农村阶层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环境也逐步恶化。服务规模经营类合作社是依靠对农户生产经营农业提供服务而进行发展的。它的运行机制是社会分工、为农户提供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和村集体统筹作用的激活,这是一种嵌入式合作社。它维护了村庄的完整性,利用农村结构、社会信任关系等农村中的非正式因素,更深地嵌入在农村社区中,借助于这些资源促进合作社自身和农村的发展。它的发展促进了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与农村精英的分工,这种分工使不同阶层农民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生产要素,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这对农村阶层结构产生良性影响,改善了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在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的同时,再造了农村社区,使农村社区更有活力。嵌入式合作社也为我国农业改革的“二次飞跃”提供了助力。嵌入式合作社在保留农村各阶层的完整性,维护村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同时,为我国家庭生产经营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组织载体,这完善了社会学中经典的农民学理论传统,也为我国各阶层共享改革成果提供助力。而对嵌入性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影响的分析也展现出了新经济社会学对农业方面分析的现实效力,增强了新经济社会学的解释强度,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且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同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
<正>9月25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我国乡村医生这一农村最基层医疗服务群体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一起被称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支柱"。但乡村医生个人的生活状态如
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最终目标是促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当前,针对农信社党建工作存在学习不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自身建设不到位、教育管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到位等主要问题,党委书记要以党建抓班子,带队伍,强业务,要找准“七个抓手”。  ——抓好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与执行很重要,要结合自身联社实际情况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各种制度。如:党委议事决策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
本文介绍一种高效捕鱼器电路,其特点是功率管激励接法不同一般接法,这种接法减小了变流晶体管的导通损耗,提高了逆变效率。
在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东南30公里开外,幅员77.8平方公里的伍隍镇葆有着古朴的风姿。在这方祥和宁静的土地上,伍隍中心卫生院以守护者的姿态默默伫立了60多年。  扎根基层,60年如一日  来到卫生院时已近中午,跟随副院长熊文上楼去办公室,一路上遇见背着背篓的乡亲,总少不了亲切的寒暄,“今天好些了吗?”“12点了还不吃午饭哇?”一句句简单的问候,让本来整洁得有些严肃的医疗环境也变得温暖起来。  记者从熊
<正> (一)当前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从1997年8月至1999年底,我国物价已经连续28个月回落。市场上大部分商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设备闲置率高达30%至50%,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经营困难.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低频结合高频探头检查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04%。254例中单
<正> 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和文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比重骤增的现实,使广义的大文化建设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最近,我们就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福建文化强省这一专题,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基于"大职教观"确立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同时也赋予了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新目标,即从层次到类型,显著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