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对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体外和大蜡螟体内药效学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利奈唑胺与磷霉素联合对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在大蜡螟体内的抗菌活性,为该联合方案用于治疗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该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棋盘法、时间-杀菌曲线试验来评价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的效应,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单药和联合给药作用后的万古霉素敏感屎肠球菌No.1和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No.2的细菌细胞形态,进一步阐明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在体内实验中,首先使用大蜡螟感染模型明确体外敏感的抗菌药物的体内疗效,然后用大蜡螟感染模型的体内生存率试验来研究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的效应。结果:在棋盘法中,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对6株菌中的5株菌表现出协同或相加作用(这5株菌的FICI在0.5~1.0范围内),无拮抗作用发生,对其中的2株临床分离株No.1和No.2表现出协同作用。而所有菌株的SBPI>2,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协同作用。在时间-杀菌曲线试验中,利奈唑胺单药对所有菌株表现出抑菌作用;磷霉素单药治疗在开始的8 h或12 h内表现出良好的杀灭细菌的活性,但是随后4株菌均反弹生长,其中2株菌的细菌数量生长至对照组水平;而1′MIC或2′MIC的利奈唑胺和磷霉素的联合与任何单药治疗相比,却显示出更高程度的杀灭细菌的活性,而且未出现反弹;磷霉素单药治疗后24 h发生了磷霉素耐药,所有菌株的MIC均>1024 mg/L。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组相比较利奈唑胺或磷霉素单药组而言,对No.1和No.2的破坏更加明显。在肠球菌大蜡螟感染模型中,体外敏感的抗菌药物在体内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对于No.1和No.2,所有联合给药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利奈唑胺单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磷霉素对No.1和No.2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与联合给药组存活率相当(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棋盘法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表明利奈唑胺与磷霉素联合给药在体外对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主要表现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发生。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对细菌的破坏更明显,进一步证实了两药联合的协同效应。大蜡螟感染模型的建立表明体外敏感的抗菌药物与体内疗效相关。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与利奈唑胺单药组相比,显著提高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感染的大蜡螟的生存率,与体外联合实验所显示出来的协同效应一致。总而言之,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对于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是一个潜在有效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正> 血红蛋白测定长期沿用沙利氏(Sahli)法。近年来,不少医院逐步改为光电比色法,以提高准确性和工效。光电比色法以测定高铁氰化血红蛋白(HicN)为最佳。该法显色稳定,准确
基于先锋矿区硅藻土矿床勘探和化验测试成果,对硅藻土发育层段进行了系统划分,通过对硅藻土的来源和生物分析,指出先锋矿区硅藻土矿床为晚第三纪中新世陆相淡水浅湖—半深湖
在南美,阿根廷恰似一件华服漂亮的下摆,优雅而从容地荡漾在蔚蓝的海面上.高大的红松林、清澈的湖水、神秘的岛屿、色彩缤纷的建筑将这件华服渲染得五光十色.在这里,你可以呼
本文从火力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集控运行技术对火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式、特性和应用的要求,进而探究了火力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核心技术和运行条件,最后提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双红堂清末民初梆子腔《花田错》,在“三请三错”的情节展演上,充分运用预示性的戏剧手法,微妙地显现净旦角色的递变和人物性格的复杂面相;因其文本
我国报业传媒集团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是由于媒介体制的二元结构矛盾造成的,而矛盾的焦点又集中在媒介集团的身份模糊,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报业集团体制改革的核心
近年来,坐便器等卫生洁具的洁净、消毒抗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陶瓷釉面具有清洁杀菌的功效,洁身器不仅可以清洁,还可以杀菌以及治疗痔疮的医疗功能等。阐述了卫生陶瓷抗
玉米被世界公认为"高产之王"、"饲料之王"、"综合利用之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玉米生产作为振兴农业的重要途径。1970-1985年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由1.12亿公顷增加到1.33
我国民众的收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高,汽车作为出行代步工具正在走入千家万户。随着社会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技术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其中,机械自动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