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骨折伤情与骨折类型,应用数字化对下颌骨髁突基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探讨。方法:1、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下颌骨髁突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病例资料的性别、年龄、损伤因素、合并伤、骨折类型、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2、选取临床20例下颌骨髁突基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应用数字化方法采集手术治疗前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和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患者咬合功能。结果:1、未成年患者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占比57%,成年患者下颌骨髁突基部骨折占比44%。2、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手术治疗比为4%,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手术治疗比为15%,下颌骨髁突基部骨折手术治疗比为83%。3、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与最大咬合力明显增加,咬合力不对称指数下降明显,经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手术治疗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与最大咬合力仍有差距,经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患者手术治疗后咬合力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接近,经独立样本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下颌骨髁突骨折类型与年龄相关,未成年患者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多见,成年患者下颌骨髁突基部骨折多见。2、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方案与骨折类型有关,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与颈部骨折多选择保守治疗,髁突基部骨折多选择手术治疗。3、通过数字化方法对下颌骨髁突骨折术后咬合功能评价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