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虚拟环境中基于多Agent的网络QoS技术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虚拟环境是将虚拟现实与网络通讯相结合,在一组以网络互联的计算机上同时运行虚拟环境的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虚拟环境中对象间的交互和协作需求不断的提高,分布式虚拟环境已经逐渐过渡到协作式虚拟环境,它允许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动态地加入同一个虚拟环境,并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协作式虚拟环境中,用户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任务,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对数据链路的传输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解决好系统资源合理分配的情况下,提供满足各种协作要求的数据传输服务,成为协作式虚拟环境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协作式虚拟环境现状进行综述,然后分析了目前QoS技术在协作式虚拟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虚拟环境中对象协作的特点,将延时、带宽等QoS信息加入到对象发送的数据流中,并利用Agent的自治性和智能性,设计并实现基于多Agent的QoS管理技术,提高系统的网络服务质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接入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功能Agent,即用户接入Agent、接入控制Agent和延时维护Agent。当用户加入系统时,客户端的用户接入Agent向系统发送包含延时信息的接入请求,路由器端的接入控制Agent则将由延时维护Agent负责动态更新的系统最小链路时延信息,与用户接入Agent的时延要求进行对比,从而实现用户接入或者挂起。该方法不仅能够稳定网络流量、减轻路由器处理负荷,同时还能使用户实时获得系统网络状况,从而调节本地处理。   (2)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带宽分配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功能Agent,即用户协作Agent、带宽分配Agent和资源回收Agent。当虚拟用户通过接入控制后,客户端的用户协作Agent向系统发送带宽分配请求,带宽分配Agent则根据对象协作层次和网络链路状况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另外,当用户协作Agent申请退出协作环境时,资源回收Agent则负责回收系统为该用户提供的带宽资源。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带宽的利用率,为不同类型的协作用户提供满足其协作要求的数据传输服务。   (3)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提供QoS支持的协作式虚拟环境原型系统。在系统的路由器端,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接入控制模块和带宽分配模块,从而对用户的接入、数据的传输以及带宽的分配实现动态的控制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网络服务性能和服务质量。此外,还设计了两组测试方案分别对系统中的接入控制和带宽分配方法分别进行测试,并通过结果分析,验证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Web服务广泛的商业应用,网络上服务的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服务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成为服务提供商赢得用户的关键因素。在服务的动态运行
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为企业间业务协同提供了一种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它是一种在较高层次上对各种产业链企业间业务系统的抽象,其研究目标是
为了防范和查处招生考试中的替考舞弊行为,进一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基于对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现有的传统身份验证系统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DCNN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考生身份
随着因特网向社会各角落的渗透式扩张,各种新型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软件开发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管理和维护成本逐步增加、运行与存储态方面的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等。自适应
目前,如何搭建一个高效的、智能的、网络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就成为信息处理技术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汽车牌照的自动识别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机
视频监控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防范系统,有着准确、直观、内容丰富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性能稳定,然而随着无线传输、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视
四边形网格由于其本身优良的性质在模型参数化、样条曲面、纹理贴图以及有限元模拟仿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一个鲁棒稳定的四边形化系统有着巨大的工程应用价
随着计算机数字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变得突出起来。信息隐藏是信息安全领域涉及统计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密码学等方面的新兴交叉型学科。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三维数字形式立体构造物理对象的快速成型技术,它对世界各国的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并被誉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3D打印技术、计算
感知无线电技术允许感知用户伺机利用主用户的授权频段,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解决频谱资源匮乏问题。在感知无线电网络中,由于主用户重新出现,或者感知用户位置移动,或者网络条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