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外流与产业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受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和人口资源状况的制约,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二、三产业匮乏,农民收入来源不稳定的经济状况,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乃至国家的整个现代化进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出现了劳动力的剩余,开始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流动。并且随着国家人口流动政策逐步放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日益频繁,流动的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达到1.5亿人左右,形成了自20世纪末期开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作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人多地少造成的生存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在充分肯定农村人口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尚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对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流失和效益下降的困境,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则出现不断萎缩的迹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转型造成了困扰。本研究主要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村人口流动过程中的农村产业发展问题:(一)城市化进程中鲁西北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流动时间、流动去向及收入等方面有怎样的特征;(二)农村人口外流给农村的农业生产、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等方面造成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农村产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三)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保证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本研究以期为鲁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提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代风景园林的实践中,应用生产元素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追溯东西方园林的传统,中国园林有着对“桃花源”的精神追求,西方园林则受到的农业文化的巨大滋养,园林中的生产现象不
目的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被比作为“老年人的朋友”,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在老年人死亡直接原因中占主要地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深入和生存环境的变化
鬼子是“广西三剑客”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关注的作家。文本以鬼子作品的荒诞性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鬼子小说的文本分析,考察其主人公的诸多困境与荒诞的生存
在当今21世纪,机器人产品得到了更大的普及,其性能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引起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对机器人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造。本论文根据项目需求,在课题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关注“三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担负着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不仅要继续发挥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优势,又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
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缺乏对墙体主导体系的研究和引导,而建筑围护结构主导体系外墙与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息息相关。随着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对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
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有翻译。翻译离不开译者。考查中西方翻译史,我们发现,忠实长期以来是翻译的中心原则。正是在忠实于原文观念的笼罩之下,译者处于奴仆的位置。他仅仅是
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处理好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圈的整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教师继续教育成为推进优质教育的重心,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在实践上,保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