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竞技篮球的竞争日益激烈,对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培养,已然可以成为评定这个国家篮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在此关键基础之上,要想篮球运动健康发展,一方面取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储备情况是否充沛;另一方面,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是否科学合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对于国家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要使篮球运动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与篮球运动人群和科学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青少年13-15岁年龄段篮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郑州体校、焦作业余篮校、南阳体校、洛阳体校、新乡体校、周口体校、开封体校、商丘体校等8所青少年篮球运动开展较好的训练基地为调查对象。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教练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基本上能够满足训练的要求,但教练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有待加强,教练员知识结构未能及时更新,对青少年13-15岁篮球运动员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过于成人化,不符合其正常生理规律,未能达到科学训练的要求。2.河南省青少年13-15岁年龄段篮球运动员身高、体重、胸围有逐年提高趋势,对参与篮球训练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训练持续时间较长,负荷较大,教练员未能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由此造成学员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文化知识学习中去,文化成绩较差;参赛次数明显不足,大赛经验不够,训练和实战未能有效结合。3.现今河南省体校由于过于依附上级部门的管理,教练员职称评定方面速度过慢,工资和津贴偏低,导致教练员工作热情投入度不高,在市场经济主导下,河南省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作出一定的改革来适应现行经济模式。4.通过对调查的几所体校得知,大部分学校专项资金渠道简单,自身没有筹措资金的渠道,仅靠政府单项资金投入,基本上只能满足平时训练和比赛时的要求。物质经费是训练和比赛的前提,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各个地方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例如:教练员工资和补贴,运动员训练补贴、饮食服装等;而河南省各体校资金均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有待进一步解决。5.竞赛制度不科学,缺少比赛检验球队训练水平的平台,未能满足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的要求,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完备对青少年的竞赛体制,增加篮球赛事,严格对比赛进行管理,杜绝虚假年龄替赛等不良情况出现;同时,净化竞赛纪律,加强比赛制度建设,为查验学校运动训练水平与挖掘有潜力、有前途的优秀人才做好铺垫。6.对“体教结合”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主管部门未能加强对运动队的严格管理,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不能有机结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未能做到足够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旨在提高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运动水平和改善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13-15岁)年龄段的培养中存在问题为目的,为河南省篮球执教者和体育主管部门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出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