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动态产业效应测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调整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不仅从宏观方面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还在微观方面联系着居民就业与可支配收入增长,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战略的核心内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理论政策研究的热点。其中,鉴于相关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涉及资源配置与利益调整,因此量化测度相关政策影响的产业效应,引发理论政策研究的高度关注。基于产业化改进的DSGE模型有效地将产业结构调整微观机制纳入一般均衡逻辑框架,为宏观经济动态产业效应测度提供了理论方法,本文旨在提出这种理论方法,并基于经验数据给出实证测度。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研究背景与主题,梳理相关文献并提出研究目标,最后给出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性工作。第二章为DSGE模型构建的理论方法基础,解读经典的新凯恩斯CEE-SW模型框架,这也是本文产业化改进DSGE模型的理论基础结构;梳理模型对数线性化方法;介绍模型参数贝叶斯估计方法,以及基于应用的DSGE模型理论扩展内容等。第三章是对DSGE理论框架产业化改进的构建研究,基于CEE-SW经典设定,对居民、厂商和政府行为选择进行刻画,重点突出对产业差异性的划分。基于生产技术产业划分,在一般均衡逻辑框架下,给出居民在对应产业下消费、就业、投资、资本形成的差异性行为,最终产品供给、中间产品生产与要素价格形成,以及政府行为的动态一般均衡机制。第四章是DSGE模型中国产业化构建研究,将理论方程组用对数线性化形式逼近,基于中国数据对对数线性化模型进行估计和测度,完成中国产业化经验数据特征转换,搭建可动态模拟中国产业经济运行的数据仿真平台。第五章是宏观经济动态产业效应测度,以数据仿真平台为载体,基于三次产业下重要经济变量对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给出宏观经济动态产业效应的经验测度。最后,第六章给出基本结论和研究展望。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第一,推进产业效应测度方法研究的工作。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侧重于政府干预产业的必要性研究,通常选择一些与产业政策相关的因素作为解释或控制变量,采用VAR模型或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政策的经济影响效应。但其缺失一般的经济系统运行框架,难以考察政策在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效应,与现实存在偏差。本文基于经典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DSGE),提出产业化扩展的改进方法,为测度各产业面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基本面和相关政策的动态变化,产生的相应响应,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及技术运行平台。在该方法的模型构建中,本文的具体贡献表现在:(1)对经典DSGE理论框架进行产业化改进,通过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产业差异性刻画,将产业划分引入经典的DSGE理论框架,为产业结构分析提出新的研究视角;(2)与王佳(2011,2013)文献相比,本文产业化改进的DSGE模型不但刻画了家庭部门的跨期优化选择,而且还针对企业部门进行生产均衡刻画,并且考虑了产品粘性价格和劳动粘性工资调整的新凯恩斯特征,加强了模型对现实经济的接近程度;(3)本文模型构建基于经典的SW框架进行产业化改进,在政策方面不但考虑了货币政策,还将财政政策规则纳入模型框架,将产业划分与经济政策置于同一均衡框架,为政策产业效应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构建产业化DSGE模型的中国数据平台的工作。本文在对数线性化模型系统内结合重要经济变量的实际数据,采用统计理论方法,完成中国产业化经验数据特征转换,搭建了可动态模拟中国产业经济运行的数据仿真平台,包括以下工作:(1)基于最优消费决策条件(凯恩斯-拉姆齐规则,K-R)估计三次产业居民消费跨期替代弹性;(2)基于收入份额法估计三次产业中间产品生产技术的资本产出弹性;(3)基于RIETI中国产业生产率(CIP)项目提供的行业支出法GDP构成数据等,核算三次产业产出比重;(4)依据已有文献校准已达成共识的经济基本面参数,如主观贴现率、资本折旧率、资本收益率等;(5)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产业劳动替代弹性、资本调整成本参数,以及各种政策弹性系数、冲击平滑弹性和粘性程度参数等。第三,研究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动态产业效应的一些重要结论。本文在模拟宏观经济动态产业效应时,发现虽然类似于王佳(2011,2013),张伟等(2014)的各产业对部分基本面和政策变化存在一定共动性响应,但对另外一些基本面和政策变化,各产业间则存在较大差异性响应,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具体表现包括:(1)我国第一产业生产过程中技术化明显,农业正在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生产过程中技术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二、三产业中技术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则具有一定的替代性。(2)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不同支出项目对企业投资行为和生产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第三产业具有较强吸纳就业的动力,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一、二产业。(3)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投资水平而对产出结构做出调整,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4)利率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微弱,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性效应不明显。(5)我国产业层面上存在着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特征,尤其是第一产业。
其他文献
在ICF中,软X光能谱仪是诊断能量段在0.1~1.5keV的软X光能谱和时间特性的主要仪器。实验中,多台能谱仪将产生几十道输出信号并通过高速示波器进行记录,要实现对辐射场温度、软X光角
橄榄岩的蛇纹石化过程可驱动热液系统并产生CH_4和氢气,并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和电子来源的分子氢。对蛇纹石化气体的研究,可为非生物成因CH_4的形成提供证据,也具备有利的有机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继北美页岩气后获得战略性突破,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热点领域。页岩中天然气储集和有机孔生成的成烃生物
对甘肃省境内主要类型草场的主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甘南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西秦岭山区等不同地貌类型的温带阔叶林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对一系列硅酸盐标准矿物三氧同位素组成(δ^(17)OV-SMOW、δ^(18)OV-SMOW和Δ17O)高精度的分析结果。由于目前国际上缺乏已知δ^(17)OV-SMOW的标准物质,利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53份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计算了35个RAPD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和每份苜蓿种质资源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并通过计算5
使用Nu Plasma 1700型MC-ICP-MS的高分辨模式并采用标准-样品交叉法(SSB)测定Si同位素比值,以减少质谱干扰和仪器质量歧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与标准样之间的Si浓度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苜蓿幼苗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幼苗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而酒店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型行业也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酒店在刺激国民消费、拉动内需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酒店行业也进
为拟清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基质孔隙内气-水解吸运移的关系,基于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藏孔裂缝系统、流体特征及煤矿井下储层特征的观测和理论研究,阐明了高煤阶煤层气藏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