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躁动——当代C寨侗族的日常生活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侗族村寨,因为紧邻榕江县城,自2001年起就卷入到榕江县“撤县建市”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理解这场发生在C寨的社会变革,笔者深入到C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以主位、客位研究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传调查法和参与式社会评估的方法,在田间、集市、道路、房屋等日常生活场所中收集了C寨村民日常生活的大量一手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汇总的过程中,笔者运用情境分析方法和冲突论的研究取向,寻找出C寨村民日常生活各种资源和场景的大致轮廓,发现了一些涉及到C寨侗族日常生产与消费、日常交往与观念层面的日常生活主题。围绕这些主题,笔者采用“主题式描写”的民族志叙述方式,讲述了C寨村民房子与修路、做活路、经商、家禽饲养、C寨老人、村委会等多个日常生活故事。   本研究共分十一章,内容涉及城镇化背景、家庭生活、社会组织以及宗教信仰共四个主题。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和田野调查点C寨的概况。第三章以“房子和修路”为切入点,引出所有故事发生的背景:一面是房地产、高速路为代表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一面是C寨良田、宅基地、道路备受挤压。随着大片良田被征用,C寨侗族村民被动地卷入了“城镇化”的进程之中。第四、五、六章三章,承接房子与路这两处家庭生活的基本场所,在“家庭生活”这一主题之下,讲述不同的C寨村民在城镇化背景下是如何维持个体再生产的。第四章做活路主要展现的是C寨侗族传统农耕生计方式被打破以后,村民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为寻找新的生计方式所做的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五章通过C寨两位本土商人经营停车场的故事,揭示出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英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第六章通过C寨村民饲养猪、鸡、鱼的故事,反映的是城镇化过程中村民所遭遇的家畜与家禽因为失去土地而难以饲养、因为难以进入现代市场体系而难卖的问题。论文第七、八、九章三章,围绕“社会组织”这一主题,讲述了C寨老年组、老年协会、村民委员会和告状小组的故事。笔者从这三个社会组织的目标、开展的主要活动以及核心人物的日常活动出发,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运行模式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反映出城镇化背景下C寨侗族社会共同体的衰落。宗教信仰是日常生活观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围绕“信仰”主题,在论文的第十章讲述了发生在古井、大树、河边、庙宇、圣母祠等信仰场所的故事,通过对C寨侗族村民宗教信仰的特征与趋势的分析,透视在城镇化背景下C寨侗族村民在日常生活的观念领域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通过这些来自村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笔者得出了三方面的研究结论。首先在C寨侗族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和问题方面,土地是C寨侗族村民建构自我日常生活的根基。十几年来,C寨村民卷入的是一场以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商品房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被动的城镇化过程。在强大的国家面前,C寨村民失去了建构日常生活的根基----土地,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打破,C寨共同体从经济基础到社会组织都表现出日渐衰落的趋势。其次,在村民的日常生活选择方面,C寨村民建立在土地及农耕生计方式基础之上的传统日常生活知识体系,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已经渐渐失去意义。关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各种新知识和新策略,为C寨村民建构自我日常生活图景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C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反思性特征。同时,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C寨村民也表现出利用传统生活知识表达不满、建构C寨共同体的努力,使得日常生活透着权力意识。然而,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各种生活知识交汇杂糅的状态,使得大部分村民很难形成明晰的、可以预见的日常生活图景。多元的选择和未知的后果,成为当代C寨侗族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最后,在日常生活研究方面,笔者从个体和行动层面对当代C寨侗族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考察,是对我国多民族社会开展日常生活研究的一次探索性研究,即当代C寨侗族的社会文化是通过C寨村民不断变化并且充满矛盾冲突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的。笔者把日常生活看作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研究方法,强调对不同生活主体的关注,强调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事件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社会的日常生活图景。在日常生活的理论方面,笔者重新反思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的多样性方面进行了补充,指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建立日常生活的基础是不同的,在城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日常生活图景也是多样的。此外,从个体和行动层面去开展日常生活研究,在如何回应民族社会文化整体观、民族社会的历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间。
其他文献
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其贺兰口人面像岩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文化价值的一类.贺兰口遗址保护区总共有712幅人面像岩画,是世界人面像岩画的荟萃之地,
天津“卫派”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悠久的摔跤文化中的重要一支,也是天津人民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创造的文化瑰宝。天津“卫派”中国式摔跤虽然起源于北京,但是却发展在天津。从诞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掌握动作技能和思维技能的本质是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是研究型教学的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对80名接触二硫化碳的生产工人及78名对照组人员进行了血压及职业史、受教育背景、吸烟状态、饮酒状况、遗传背景(父、母亲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病史)、工作及生活中情感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及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甚大,两者的互动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民族地区
本文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居为田野调查点,采用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及个案研究的方法,分别从身份迷失、适应迷失、社会迷失、生存迷失及去留迷失等多个方面深入研
中国皮影戏艺术集绘画、雕刻、音乐、表演、文学于一体,是一种雅俗共赏、流传地域广泛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复州皮影是中国皮影戏
清水江中下游一直是我国杉木原材的重点产区之一。从明代开始,这里的木材就开始由清水江运送到中原地区作为建筑材料,甚至还为京城皇宫的建筑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这里的木材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