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产生于美国,之后随着法治国家对于人权保障的关注,而逐渐被各国所采用,并相继确立起与国情相适应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虽然各国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实质上都是对非法证据的内在价值进行衡量后,所作出的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犯罪的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在具体的刑事司法活动中,刑事诉讼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证据的认定,这样一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运而生。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两个规定》以及今年两会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的规定,无不体现了我国与世界主流证据规定的接轨,更能说明我国立法的先进,但立法也不乏粗糙之处,可操作性不强。本文以非法证据的法律规定为视角,努力探究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遭遇的困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健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共两万余字:第一章:关于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认定标准的界定。通过对各国主流观点的学说和我国的立法规定,从广义和狭义上对此进行规范,并对其与瑕疵证据予以比较分析,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和法律渊源,并指出认定标准的利弊及重要性,从理论上对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给予论述。第二章: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该部分对西方国家如美、英等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并对主流的理论学说进行介绍,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依据。第三章:域外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比较。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主要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并对两大法系的规定做一比较,结合我国相关的规则与之做比较,并结合国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第四章:关于我国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司法实践现状及在存在的问题和陷入的困境。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规定,主要论述新刑事诉讼法及《两个规定》对非法证据的规定,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排查机制、责任机制、预防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刑事诉讼进程中的现实问题,说明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健全任重道远。第五章:关于建立健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根据非法证据在立法、实践中的境遇,通过制定专门的刑事证据法典、健全预防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并对司法工作人员和公民的思想观念进行提升,健全事后惩戒机制,相关制度相互配合,才能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更好地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