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作为大型不脱泥、不分级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配套的煤泥重介工艺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入料来源性质无法满足煤泥重介旋流器最佳分选条件使得该工艺在现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作为大型不脱泥、不分级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配套的煤泥重介工艺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入料来源性质无法满足煤泥重介旋流器最佳分选条件使得该工艺在现场使用效果不理想。本论文总结了国内选煤厂常用煤泥重介工艺的特点,分析了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煤泥重介悬浮液的办法并研制出相应的设备——浓密旋流器。对浓密旋流器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建立了试验系统;对浓密旋流器的入料密度、入料压力和溢流中心管直径等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它们与重介悬浮液在浓密旋流器中各性质的变化以及在煤泥重介旋流器中分选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浓密旋流器的浓缩效果随入料密度的提高逐渐降低,随入料压力的提高逐渐升高,随中心管直径的增大逐渐升高;浓密旋流器底流粘度随入料密度的提高逐渐升高,随入料压力的提高逐渐升高,随中心管直径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中心管直径为35mm时底流粘度最大;浓密旋流器底流磁性物含量随入料密度的提高逐渐降低,随入料压力的提高先提高再保持稳定,在入料压力为0.08MPa到0.10MPa时磁性物含量较高,随中心管直径的增大逐渐升高;煤在浓密旋流器的分级粒度受入料密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随入料压力的提高逐渐减小,随中心管直径的增大逐渐增大;磁铁矿粉在浓密旋流器的分级粒度随入料密度的提高逐渐增大,随入料压力的提高逐渐减小,随中心管直径的增大逐渐减小。当浓密旋流器入料密度在1.20 kg/L-1.25kg/L时,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可能偏差较小;当浓密旋流器的入料压力在0.08MPa-0.10MPa时,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可能偏差较小。在此基础上,对煤泥重介悬浮液浓缩前后在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进行对比试验,得出了经过浓密旋流器浓缩后的煤泥重介悬浮液各粒度级的分选精度均有提高,能有效降低煤泥重介的分选下限。论文最后提出了改进后的煤泥重介工艺,不仅能提高煤泥重介分选效果,还简化了工艺流程。论文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煤泥重介工艺,为更好地提高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提供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急倾斜煤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研究急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依托导师黄庆享教授承
TIN能顾及地貌特征,比较方便、逼真地表示不连续对象如悬崖、断层、海岸线和山谷等复杂地貌形态。通过TIN数字地面模型,可容易地获得区域内任意点的地形情况、等高线、断面线、
GH4169是综合性能较好的镍基高温合金。它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高温强度、良好的抗热腐蚀性能、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所以在航空发动机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GH4169高温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在煤炭分选工艺中地位的上升,世界各国及其科研院所皆在重介选煤工艺、洗选设备及其测控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在重介
液压冲击机械是一种靠液压驱动使活塞获得动能,通过撞击将岩石破碎的工程机械。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液压破碎锤、凿岩机等冲击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液压冲击机构是这些高速大功率冲击机械的共同且核心的部分。面对世界范围的石油紧缺,工程机械必将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目前,液压冲击机械多数装配在挖掘机上,由本来给铲斗油缸供油的泵给冲击机构供油。这种方式并未考虑到冲击机构活塞速度变化十分剧烈的工作
刘桥二矿-400米以上煤炭资源已基本开采完毕,-400m~-600m及-600m以下煤炭资源成为后续开采的重点,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6煤层底部承受的水头压力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远大于太灰水
本文通过分析轴承摩擦力矩的三个经验计算公式,决定采用帕姆格林的经验公式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研究了润滑剂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采用ADAMS对滚动轴承无润滑的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选用ADAMS作为轴承运动学研究工具的可行性。通过ADAMS仿真和SKF的经验计算分析了滚动轴承的摩擦力矩,得到轴承的摩擦力矩随轴承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随转速的增加会先增加后减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轴承润滑剂的特殊效果造成的
矿物颗粒在气泡表面的运动是气泡矿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高速动态摄像装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颗粒-气泡间的相互作用,探索了气泡矿化规律及气泡矿化影响因素。为得到性质
随着煤炭资源的向深部开采,深井软岩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每年大约有100km的软岩动压巷道需返修、维护,所以能否解决好软岩巷道的支护等问题,是我国煤炭开采向纵深发展和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动力现象,也是国内外煤矿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煤炭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应力与瓦斯压力不断加大,煤炭开采的地质条件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