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泛素连接酶亚基MogrrA调控稻瘟病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具威胁性的致病真菌之一,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可养活6000万人口,而分生孢子的萌发及附着胞的分化决定了稻瘟病是否发生及流行的程度。因此,研究和解析调控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发育及附着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对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及提高稻米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F-box蛋白在调控真菌及其它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使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F-box蛋白Grrl的氨基酸序列对稻瘟病菌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_p,找到一个与之高度同源F-BOX蛋白编码基因MGG 13065.6,将其命名为MogrrA。借助SMART软件分析,发现在该蛋白的N端(第102至143位)存在一个典型的F-box结构域,C端存在10个连续的LRR序列(第193至497位)。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该基因敲除载体并转化野生型菌株Guyl 1,获得2个缺失突变体MogrrA-2和MogrrA-7。研究发现MogrrA缺失突变体菌株在营养生长、黑色素沉着、产孢及对外源胁迫因子耐受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同时,MogrrA突变体对四棱大麦和水稻(敏感品种CO-39)的致病性也显著降低。乳酚棉蓝染色发现突变体不能形成分生孢子梗。对MogrrA突变体菌丝顶端形成附着胞试验发现,突变体致病性降低是因其附着胞积累的膨压降低而致使其侵入寄主的能力降低所导致。几丁质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qRT-PCR试验发现,编码几丁质合成酶的基因CHS1、CHS3、CHS4、CHS5、CHS6和CHS7在突变体中的转录水平较野生型显著降低,表明,细胞壁几丁质含量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突变体膨压降低的原因。此外,qRT-PCR试验发现影响附着胞分化的cAMP信号转导途径和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基因Pth11、Mac1、Pmk1、Mst11、Mst50等在突变体中的转录水平较野生型亦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稻瘟病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一个编码F-box蛋白的基因MGG 13065.6。研究发现,MogrrA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生长、产孢、附着胞分化、及对寄主致病性等生物学过程。
其他文献
学位
该文研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pH对蜜蜂球囊菌(A.apis)孢子萌发3个阶段的影响,以及该真菌对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矿质无素等营养条件的需求.试验结果表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
该文对葡萄白腐病菌病原学、致病机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1.通过对白腐病菌光学与超微结构观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明确了沈阳地区白腐病
学位
《桃花扇》中主人公侯方域与李香君爱情的悲剧结局向来不乏争论,本文以为,这是作者非常精妙的处理,这个悲剧是必然性的。它符合情节上的艺术真实,是本剧主题导致的必然表达,展现出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又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
小麦全蚀病(take-all)是中国北方麦区小麦的重要根部病害,陕西省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渭北旱塬少数县份开始发生,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以来该病又在关中灌区迅速蔓延,现在2
学位
严歌苓小说的女性形象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而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其实也是丰满的。仔细通读其所有作品不难发现这些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都在一些方面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寄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