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循环经济”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循环经济适合我国的国情,又代表着国际趋势,党和国家已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之中。但目前,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循环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众多层面和领域,但目前循环经济的理念还难以全面贯穿于这些层面和领域,我国迫切需要能够保障循环经济理念全面落实的一套方法和制度,而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使其可以成为落实循环经济理念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因此本文从技术程序、理论方法和实例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循环经济理念如何融入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在基本形势、战略定位和涵盖范围上的差异,总结、论述了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四种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认为循环经济是物质在复合生态系统中良性循环的经济,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可以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物质生产、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并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全面、系统地推行物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系列特点,本文明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是落实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环境影响评价中,既可促进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又能增强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用,是必要和可行的。之后,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循环经济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物质减量、物质循环、产业生态化、消费生态化和保障体系建设,其中物质减量、物质循环为核心内容。
本文系统地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建设项目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全过程,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循环经济分析、评价的程序和理论方法。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结了其落实循环经济理念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清洁生产评价专题和其它技术要点应该如何改进;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论述了融入循环经济理念的各技术程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剖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要求的“一地三域十个专项”十四类规划对循环经济的主要影响,建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循环经济专题的技术框架,提出了其基本内容、核心内容和产业生态系统分析、评价,特别是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鉴于指标体系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特殊地位,本文单列一章,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拓展,建立了具有广适性、灵活性等特点的融入循环经济理念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框架,并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业规划、能源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规划这几种现行导则附录中的主要规划,分别提出了融入循环经济理念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新疆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EIA为实例,本文分析了其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循环经济内容。从制度、管理等宏观层面分析了循环经济目标对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本文指出为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力,应该全面拓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范围,改进和加强对现有建设项目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增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