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日本安全战略转变评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日本首相府下属的咨询和研究机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恳谈会”提交了题为《面向未来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构想》的报告书,正式提出“总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概念,用以取代由大平正芳内阁时期提出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相比之前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新的“总合安全保障战略”旨在谋求扩大日美安保同盟的范围,强调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及其有效使用。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反映了其对国家地位、国家利益和威胁来源的基本观点,因此,研究此次日本安全战略的转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侧重于探讨什么原因导致了日本安全战略的这种转变。本文提出,冷战后国际体系从两极转变为单极和由此导致的国家间相对实力的变化是导致日本安全战略变化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美国成为单极霸权,与美国结盟的日本也相应提升了自身的地位,其实力相对上升了;另一方面,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变化,实力相对上升的日本尽管免除了来自原苏联的巨大威胁,但又面临着冷战结束后单极体系下的东亚地区危机与冲突不断这一新的挑战。体系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自身实力的提升直接导致日本对自身国家地位和威胁来源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谋求成为“正常国家”即政治大国,企图在与周边国家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正常国家”思想和“中国威胁论”思想在日本不断发展,乃至成为日本政界的主流思想,并反映在日本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塑造了“总合安全保障战略”谋求扩大日美安保同盟的范围、强调加强日本军事力量及其效用这一根本特征。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形成了利益交融、荣辱与共的局面。面对当前全球传染病频繁暴发、自然灾害迭现,国际卫生威胁不断发生并给世界各
晚近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既是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发展的一个副作用,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这种责任超越了以往商业银行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股东、员工、消费者
未来研究和社会预测是中外历史上许多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所热衷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变迁加速,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这些因素推动未来
与所有权承载的是财产使用价值的静态归属不同,经营权承载的是财产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交换价值的实现。经营权是劳动力权在财富创造领域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着重于对财产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