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发展研究表明,大多数矿产资源丰裕的国家在因资源开采加工而经济飞速发展过后,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收益递减、经济增长放缓、环境污染严重、结构性失业增多以及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导致了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反而使经济发展受到牵累,陷入“资源优势陷阱”。通过观察多个矿产资源丰裕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标了解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反向变动的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陷入“资源诅咒”的国家或地区怎样走出资源经济困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资源丰裕型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资源诅咒”现象不仅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也受到了资源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学者们的关注。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资源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对人力资本与资源型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经济学理论对资源型产业中的人力资本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用数量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论证资源型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本缺失对城市产业结构造成的锁定效应。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锁定,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云南省为例,建立了包含人力资本因素的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从实证资料数据来分析云南产业经济的影响因素。得到了人力资本积累是产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提高现有人力资本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是云南资源型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云南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大省,资源型产业在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云南在全国的区域竞争力不强,承接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云南经济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丰裕优势,提高人力资本存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提高资源型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对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矿产业,要通过技术创兴、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开发新产品等方式增加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