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与绘画的并置——威廉·德·库宁绘画表现语言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wh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正在深深地影响我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对我国及其他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如何吸收其艺术中的精华,如何使之转变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机遇,成为本文思考的问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挑战,笔者明显感受到,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是由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并没有一种不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纯而又纯的文化存在。对于学习外来文化我们不能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抄,要理性的选择和对待。  文章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首先,对于抽象表现主义所提倡的以表现性或构成性的方法表达概念,成为本文提出的第一个选择——作品是否应该完全的表现作家的行动而忽略客观和观赏者的理解。对此,笔者认为格林伯格在他1939年的文章《前卫艺术与艳俗艺术》就对此有概述——好艺术与坏艺术之间的差异在于“只有在艺术中发现的那些价值与能够在别的地方发现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他在他的一些列广泛流传的文章中阐述了这一信念,宣布了视觉价值(界定了绘画中的平面性、色彩以及雕塑中的形式)的核心地位。在这里,笔者主要针对德·库宁的绘画与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波洛克的绘画进行比较分析。阐德·库宁的绘画兼具了绘画和行动的双重属性。文章从他绘画的行动意识和绘画性两方面入手,分别谈了1、抽象表现主义的行动观念对他的影响及德·库宁对抽象表现主义行动观念的补充,发展。2、具有传统绘画基础的德·库宁在表现行动的同时如何又保留了传统绘画的叙述性,客观性及绘画形象的具体特点。  其次,把德·库宁的绘画与中国绘画艺术相比较分析。发现德·库宁绘画的特点与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意象,不以写实作为最高标准。——画面中的世界是画家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体,注重于画家的“心意”和“情景”相融合的“意境”相符和,  最后,文章提出——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挑战下,我们应该接受西方绘画的一些合理观念,并保留中国绘画的艺术传统特色。笔者认为德·库宁兼具了绘画和行动的双重属性的绘画作品更能适和中国画家。
其他文献
在网络数字化时代当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及工作所需的基本条件,其既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又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依托互联网平
唐代是中国古代筝发展的重要阶段。唐筝以其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古代筝乐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唐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文献、比较、统计、分析等研究
期刊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外国列强对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侵略,作为近代西方科技与文化产物的电影也输入中国。《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开埠,英、法、美三国相继在上海开辟租界,现代
期刊
航空气象技术的进步不仅有利于保证航空安全,对空中的交通管制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航空气象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阶段航空气象技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探究航空气象
期刊
针对目前学生手中闲置图书资源的浪费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基于B/S结构采用020模式设计出集二手书籍的交易和捐赠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目的在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推进高等教
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博客(Blog)的发展和应用。博客是基于网络媒体而产生的,但它与网络媒体的前三种表现形态有着很大的区别。博客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与别人沟通
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技术也进步神速,俨然已成为一种电子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纳米电子材料优越的性能视角来看,不仅在性能效应上值得肯定,而且推动着电子产物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