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引发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大豆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人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美国因政府对大豆生产采取了价格支持政策,使大豆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大豆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已与小麦、玉米被列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大豆可以用于生产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及豆制品,所以大豆也是关系民生的一种特殊商品。1996年4月1日我国取消了大豆进口贸易管制,自此以后,国外大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然而我国的大豆生产则基本陷于停滞状态,我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近年来更是需要越来越多地进口国外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已经突破了70%!   我国主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国家进口大豆。2008年我国进口大豆3743.6万吨,自上述三国进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8.7%。而且,在国际市场的大豆定价中我国已失去话语权;不仅如此,我国以大豆为原料的中小型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宣布破产,外资也趁机以低价兼并这些压榨企业并控制了我国85%的大豆实际加工总量。实际情况表明,我国大豆榨油产业已经出现警示讯号。控制着国内榨油企业的跨国粮商开始大量进口国际大豆并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价打击我国大豆种植业,导致我国大豆种植业不断衰落。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砑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标和大豆价格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且对大豆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我们不是不能进口大豆,但大豆作为一种粮食作物进口依存度过高,不仅会对我国大豆产业形成较大冲击,更重要的是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我们只有增强本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威胁。本文结合对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和我国生产贸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生产、贸易、政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创业活动通过渗透“知识过滤”为知识溢出提供便利,形成创业知识溢出(The Knowledge Spillover of Entrepreneurship)。创业知识溢出是知识溢出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知识溢出
财政政策是各国政府“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为显著有效的经济政策。因此,财政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不但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考察了我国1979-2007年的年度数据,以财政政策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构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财政政策区域效
期刊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以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对出口企业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政策性保险。加入WTO后,越南任何形式的直接出口补贴都在禁止之列,大多数用于支持出口的政策措施都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