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柱节点作为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传力枢纽,是结构抗震设计的薄弱部位。由于早龄期混凝土水化反应尚未完成,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均未达到设计要求,若此时遭受火灾高温作用,节点的抗震性能势必会受到影响。为了研究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高温-再养护后的抗震性能,本文主要进行如下研究:(1)考虑不同的高温龄期(7d、14d、21d、28d)及高温温度(100℃、300℃、500℃),对早龄期高温-再养护至28d的C25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研究;考虑再养护时间(再养护28d、再养护56d)对早龄期高温后的C25、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高温龄期下,早龄期高温-再养护至28d的C25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早龄期高温-再养护28d及56d的C25、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随再养护时间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随再养护时间的增长有所降低。(2)对7d龄期的RC框架边节点构件进行了100℃、300℃、500℃的高温试验,然后养护至28d,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28d龄期的RC框架边节点构件进行了100℃、300℃、500℃的高温试验,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高温温度对RC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耗能能力、延性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7d龄期高温-再养护至28d还是28d龄期高温后的节点,随受火温度的升高,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均越来越明显,开裂荷载、峰值荷载、初始刚度均逐渐降低,耗能能力和延性也逐渐劣化。(3)对7d龄期高温-再养护至28d和28d龄期高温后RC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7d龄期高温-再养护至28d节点的抗震性能比28d龄期高温后节点的抗震性能差,经历100℃、300℃和500℃后,节点的开裂荷载分别降低了1.47%、3.82%和9.51%;峰值荷载分别降低了1.13%、2.14%和5.74%;初始刚度分别降低了16.95%、20.13%和13.51%。(4)基于试验结果,考虑早龄期受火温度的影响,结合已有的三折线型恢复力模型,得到了适用于早龄期高温-再养护后RC框架边节点的恢复力模型。该论文有图76幅,表41个,参考文献10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