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引致全球性经济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亦使得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出现了调整与重构的发展态势。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技术革新对企业的存续发展影响的深度与广度空前加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发复杂,特别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牵引力,也是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安全保障。所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潜力不仅决定着“中国制造”能否转变成“中国智造”,也担负着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因此,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力,并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获取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而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方式。因此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受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重点关注。但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主要聚焦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财务绩效、企业成长影响等方面的实证检验,或者把技术创新作为持续竞争力一个构成要素进行规范研究,而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规范研究与实证检验既有研究明显不足,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本文在梳理与评价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和持续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资源、技术、市场三要素的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而构建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双轮”驱动的持续竞争力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选择2007—201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类分位回归法进一步地讨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追求创新成长、保持持续竞争力的过程中,研发投资应选择的合理适度投资规模区间范围。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不高并呈现波动状态。尤其是201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总体水平呈现动态波动下降趋势。第二,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不高,不能对企业持续竞争力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于资本技术均密集的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研发投资强度平均在5.4%的水平上是偏低的,所以研发投资强度对企业持续竞争力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研发投资强度显著抑制了持续竞争力。第三,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呈现倒“N”形态,并且存在适度规模区间范围。类分位回归结果显示,研发投资强度的适度规模区间范围为5.43%—7.46%,在适度规模区间内的研发投资强度显著促进持续竞争力,否则显著抑制持续竞争力。第四,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强度偏低,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即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没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五,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无论是研发投资强度、研发人员密度,还是研发投资费用化率与技术并购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数,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协同效应的存在,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协同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本文通过考察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在一定层面上弥补了持续竞争力来源缺乏实证检验的不足,丰富了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关系的理论成果。同时,所得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投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技术并购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