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表演的三重体验

来源 :中国戏曲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是非常成熟的综合艺术,有着深远而广阔的文化基础。戏曲长于实践应用,短于理论梳理。因此,对戏曲研究工作的展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能成为研究其表演艺术理论与方法的绊脚石。相对而言,戏曲艺术在理论方面是短板,西方戏剧学术著作却非常丰富,戏曲可以借鉴其研究理念与方法,取长补短。借鉴西方戏剧学派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便利地掀开戏曲神秘的面纱,用新视角去探究戏曲的真实面貌,了解其内在规律。然而,中西方艺术在文化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因此在研究应用时,首先需要明了戏曲的自身规律,立足本质,灵活运用,在对比中寻求艺术个性与特征。中国戏曲拥有丰厚的舞台实践基础,我们通过理性总结感性资料,结合西方学术方法,研究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发掘适用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演剧方法。笔者通过表演实践,结合中西方学派理念,尝试探究中国戏曲特有的演剧方式。世界著名戏剧学派多种多样,最为突出的有“体验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及“间离派”布莱希特,他们提出的演剧体验,或融入角色内心生活,化身为角色,称为生活体验,或间离演员与角色的关系,驾驭表演,称为角色体验,此大多为一重体验或二重体验。笔者在实践与研究中发现,中国戏曲,存在着第三重体验,按照程式规范塑造形式与姿态,称为程式体验,三重体验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所特有的演剧方法。戏曲表演需要“融入”角色,并依照“程式”规范塑造艺术样式,在投入表演的基础之上驾驭表演,并从思维到行为深化美、诗化与程式化,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间离”无时不在。本论文笔者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中国戏曲表演与理论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药效学试验验证石川化痰散的功能与主治,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及小鼠酚红祛痰法(气管段酚红法)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结果:石川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金工实训存在的问题,对金工实训课程改革进行探索,调整了实训内容和课时安排,实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为例,基于就业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2月7日前后,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即是天气更冷,因雪下的比较大,北风呼啸,故名大雪。大雪节气后,大地一片白茫茫,各种动物都已入穴过冬,人要避寒就温,备好冬物。  我们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虽是好事,但与此同时,寒流的不断侵袭以
摘要:本文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项目进行教学实践调查,阐述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的作用,并对在教学中出现的将学生的参与学习误作知识主动建构、优生的学习水平当作整体的学习水平、学习内容以“点”代“面”等影响项目教学实效的误区进行反思。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项目教学;调查;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121-02  收稿日期:2015-07
小麦茎秆贮藏型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对产量贡献可达10%—50%,提高茎秆WSC含量(SWSCC)对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果聚糖是茎秆WSC的主要成分,其分解代谢对SWSCC有重要影响
近日,浙江一位老人街头昏迷后被救起,嘱托路人作证“是自己摔的”,这暖心的一幕,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当跌倒老人扶与不扶作为社会道德层面的风向标,如何科学帮扶跌倒老人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跌倒已被视为我国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有鉴于此,针对跌倒老人后的诸多因素,逐一进行解析并分门别类加以整合,以飨读者。  “因时”智扶跌倒老人  老人跌倒后,如果导致急症而没有他人帮扶,就会危及生命,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