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液舱晃荡冲击比尺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0051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将油气资源开采的目光由陆地转向海洋,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FLNG)成了世界各国竞争的一个新型装备制高点。但其运营过程中储液舱内部存在严重的流体晃荡冲击问题,所以,一直都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室内模型实验是研究储液舱晃荡的重要手段。其相对于理论方法和数值方法而言,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结果来指导工程实际。但通过人们开展大量的晃荡模型实验研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将不同比尺模型液舱得到的结果还原到原型时,会与原型实测结果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即比尺效应。鉴于此,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晃荡比尺效应的实验研究方法;针对海洋油气储运装备中经常采用的GTT薄膜型储舱,构建三个不同比尺的二维八边形液舱,并在室内开展了三个液舱之间的晃荡冲击比尺效应实验研究。研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流程,并建立了完善的室内半物理仿真实验平台。在实验开始前,通过几何相似和弗劳德相似对运动激励、模型液舱、传感器布置位置和实验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均进行相似缩比。实验所得晃荡荷载结果还原同样依据弗劳德相似实现,特别是在长时间激励作用下,实验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来处理晃荡冲击压力峰值,并从三个比尺液舱同一位置的压力峰值超越概率分布研究了模型实验与原型实验之间的比尺效应。此次研究以20%低载液率和80%高载液率作为两个典型的载液工况,开展了三个比尺液舱在自由液面共振频率下,分别受到单次横荡冲击激励、长时间横荡和横摇规则激励作用下的晃荡冲击比尺实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比尺液舱在同一位置晃荡冲击压力峰值的超越概率分布并结合相应的流场形态,研究了晃荡模型实验与原型实验之间的比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与原型液舱内同一位置都出现气体截留现象时,将模型实验在该位置得到的晃荡荷载根据弗劳德相似还原到原型后,与原型实验对应位置的结果偏差较大;当以上两种液舱内同一位置都受到气液混合流体冲击时,模型实验还原结果与原型实验实测结果之间的偏差会有所减小;只有当二者都受到不可压缩纯液体冲击时,由模型实验还原后的晃荡冲击压力结果才能相对真实地反映原型实验实测结果;考虑到原型液舱晃荡过程中许多特殊的物理现象在小比尺模型液舱内无法重现,因此,应尽可能开展大比尺模型实验来研究和评估原型液舱内的晃荡冲击机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深度-传感压痕(depth-sensing indentation,DSI)技术在研究微小尺度材料力学性质方面已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围绕DSI测试中的载荷.压入深度曲线有限元数值模
目前,国内电网以大机组,超高压输电和自动化为主要特征,运行状况非常复杂,发生事故时必须掌握实时信息,才能及时决策处理。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节点,要提供实时的通讯信息作为进行分析的基础。在变电站中,各类自动化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数据实时传输也是进行事故分析和调度的前提,这就对变电站的通信网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内部的通信中最重要的是使用新的、高性能的通信网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以太网应用于变电站自动
输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根据规划期间的电源和负荷增长情况,在现有的电网结构基础上,合理选择扩建线路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经济性最优。合理的输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基础,输电网扩展规划研究是一个重大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工作从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出发,评述输电网规划的现状,分析电力改革给输电网规划带来的新问题。指出输电网规划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还应该兼顾规划方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高功率密度和高功率因数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以其构成的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其中直接转矩控制因具有结构简单、概念明确、响应迅速等优点而成为现代交流传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针对其转矩脉动问题,提出了改进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首先说明了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综
近来,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频道共同出资,巴西和英国科学家、潜水人员共同组成一个科考小组深入亚马孙河腹地进行实地考察.在那里,科学家和潜水员潜到亚马孙河下150英尺,并利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如何提高绝缘介质的性能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变压器油作为变压器中重要的绝缘介质,承担了绝缘和散热的双重作用。因此,研究出具
重力坝坝基建基面的选择对大坝安全和造价至关重要。现行规范要求按单一因素岩体风化分带来选择建基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规范的这一选择标准显的过于简单。本文围绕坝基岩体结
预制螺旋桩基础是一种复杂几何表面的异形桩基础形式,一般分为连续叶片式钢筋混凝土螺旋桩和分层叶片式钢管混凝土螺旋桩。本文通过数值计算、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气相爆燃在含复杂内构件的变截面管道中的传播现象。主要进行了压力测量和火焰速度测量。本文目的是评估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安全性,探究爆燃现象的传播机理。由于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超高压、高压、中压、低压各个电压等级中都得到了长足发展。配置灵活、价格低廉、功能完备、抗干扰能力极强的电力自动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