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一、通过对60例门诊湿热泄泻病人的临床研究,探讨秦香止泻方(导师滕久祥教授经验方)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疗效。二、实验研究(1)建立湿热泄泻大鼠模型;(2)研究秦香止泻方对湿热泄泻模型的止泻作用及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3)研究秦香止泻方对炎性因子和NF-k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4)研究秦香止泻方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5)研究秦香止泻方对血清电解质及肠粘膜Na+,K+-ATP酶的影响。预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该药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疗效,干预湿热泄泻模型大鼠的炎症机制和水、电解质代谢机制,为临床研究运用提供可靠的科学的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一、临床研究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共观察60例病例,观察病种为感染性腹泻,中医证型为湿热型泄泻。以秦香止泻方为治疗组(30例),肠康片组为对照组(30例)。观察秦香止泻方对湿热泄泻的的临床疗效。二、实验研究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泄泻模型组、秦香止泻方高、中、低剂量组、肠康片对照组共6组,每组10只。(1)采用“外湿+内湿+生物致病因子”综合因素复制湿热泄泻模型。根据腹泻指数,肠道病理改变,以及湿热泄泻临床特征判断湿热泄泻大鼠模型造模是否成功。(2)研究秦香止泻方对湿热泄泻模型一般情况、腹泻指数、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3)用ELSI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IL-10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小肠、结肠组织NF-κBp65蛋白的表达;(4)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小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5)检测大鼠小肠粘膜Na+,K+-ATP酶活性;采用电极法检测样本血清电解质的含量。结果: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秦香止泻方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总显效率86.7%;肠康片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总显效率63.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止泻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积分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实验研究(1)从造模结果来看,模型组大鼠一般表现为毛发蓬松、蜷缩懒动以及食欲不振、饮水量和尿量减少,肛门红肿充血或肛门扩张、大便稀软或溏泻或粘液脓血便。肉眼见模型组肠道现弥漫性的粘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粘液渗出,光镜见小肠绒毛显著脱落,粘膜下层有轻微充血和严重水肿,出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粘膜下明显充血水肿,可见大量急性炎细胞浸润;腹泻指数湿热泄泻模型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秦香止泻方对湿热泄泻模型腹泻指数及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湿热泄泻模型组腹泻指数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腹泻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湿热泄泻模型的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秦香止泻方治疗组大鼠肠道病理改变恢复情况良好,高剂量组效果尤甚,和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3)秦香止泻方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模型组IL-1β、TNF-α、IL-6含量比正常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使IL-1β、TNF-α、IL-6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高剂量组为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IL-10与正常组比含量显著降低,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使IL-10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剂量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对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小肠、结肠均有NF-κBp65蛋白的表达,正常组肠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秦香止泻方3个剂量组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秦香止泻方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小肠、结肠均有水通道蛋白4表达,肠组织水通道蛋白4正常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秦香止泻方3个剂量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秦香止泻方对肠粘膜Na+,K+-ATP酶的影响模型组Na+-K+-ATPase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秦香止泻方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a+-K+-ATPase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高剂量组为最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秦香止泻方对电解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a2+、K+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秦香止泻方3个剂量组Ca2+K+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秦香止泻方对湿热泄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方改善肛门灼热、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状作用明显优于肠康片。治疗组临床总疗效及腹泻、腹痛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肠康片对照组,根据临床观察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且疗效确切,药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临床观察提示,秦香止泻方治疗湿热泄泻是安全和有效的。(2)造模结果显示,湿热泄泻模型大鼠从肠道病理的改变、炎性因子的含量、腹泻指数及典型湿热症状等方面与现代湿热泄泻模型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在对湿热泄泻模型的止泻作用及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方面,3个剂量组腹泻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3个剂量组肠道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提示秦香止泻方具有显著的抗腹泻作用;(4)在对炎症机制的影响方面,秦香止泻方能显著降低湿热泄泻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升高IL-10,且效果明显优于肠康片组,并能下调NF-κBp65蛋白在肠道粘膜的表达,而达到抗炎止泻的作用。(5)在对水、电解质代谢影响方面,秦香止泻方能通过影响水通道蛋白4在小肠和结肠的表达及Na+,K+-ATP酶活性而发挥止泻的作用。表明秦香止泻方对湿热泄泻的止泻功效与其通过影响水液交换,改善肠黏膜通透性,调节血清电解质平衡,完成正向调节肠道水液代谢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