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2012年的浏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资料,分别利用了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以及非蓄积量的方法估算了浏阳市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并且研究了浏阳市森林植被的碳贮量以及碳密度的分布规律,通过核算2012年浏阳市碳排放的情况,明晰了浏阳市森林植被碳汇对于城市碳排放的抵消贡献率以及其碳汇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2012年浏阳市的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2006865.30t,总体碳贮量为5980259.53t,其中林地总碳贮量5898333.22t,而非林地上四旁树的碳贮量为81926.31t。全市森林植被的平均生物量为41.59t/hm2,平均碳密度为20.69t/hm2。(2)浏阳市各街道、乡镇森林植被碳贮量分布呈现出从城区向四周乡镇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以东—西方向的增加趋势更为的明显,且各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与碳密度呈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人类的活动强度对区域的碳密度会产生影响。(3)森林植被碳贮量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有林地的碳贮量最多,占88.12%,其中乔木林碳贮量占有林地比重最大,为79.59%。此外,乔木林碳贮量分布还与林分类型、龄组相关,阔叶林碳贮量最大,占乔木林碳贮量的41.86%,其中杨树林的碳密度水平最高,为25.30t/hm2。乔木林中,碳贮量主要集中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不同龄组间碳密度基本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4)不同经营类型、起源方式也会影响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分布。用材林碳贮量分布最多,占57.05%。碳密度方面,不同林种具备不同的碳汇能力,特用林最高,为26.99t/hm2。森林的起源方式会影响森林植被碳积累的变化速率,人工林面积大于天然林,而碳贮量、碳密度均小于天然林,因此需加强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5)2012浏阳市森林植被的碳汇经济价值为1144471.10万元,占到同期浏阳市GDP的13.95%,且碳汇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乔木林。在目前阶段,浏阳市的森林植被是以中龄林、近熟林为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挥更为巨大的固碳潜力和经济价值。(6)2012年浏阳市CO2的总排放量约为1803.92万t,人均排放C0212.56t。2012年全市森林植被CO2的吸收量为421085.34t,相当于同期全市CO2排放量的2.33%,即2012年浏阳市排放的CO2有2.33%被森林植被所固定吸收,这说明浏阳市的森林植被对排放的CO2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但是从减排贡献率来看,其作用不大。